郭沫若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18页(1111字)

【生卒】:1892—1978

【介绍】:

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

原名开贞,号尚武,笔名有沫若、鼎堂等。四川乐山人。少年即熟读古代典籍,尤喜读《庄子》。1914年赴日留学,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入九州帝国大学学医。

1918年开始新创作,其诗作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精神,开一代诗风。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

1924年以后,接受克思主义。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因受蒋介石通辑,逃亡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研究工作。

抗日战争开始后,回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历任《救国日报》社社长、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日协会理事等职,其间写了《屈原》等历史剧和大量诗文,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投降政策,激励广大人民的斗志。1944年发表《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教训,曾被定为中国共产党整风的学习文件。

1949年后,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九、第十、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一生着述甚丰,现有《沫若文集》、《郭沫若全集》等行世。

郭沫若是中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思想史的开拓者。

他一方面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同时又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万古不变的公式。20年代末从对殷代甲骨文字和殷、周两代的青铜器铭文研究入手,写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论证了中国社会也曾经存在奴隶制,证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论同样符合中国的历史,批驳了胡运等借口“我们的国情不同”,鼓吹“马克思主义不适用于中国”的论调。抗日战争期间所着《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对先秦社会的机构和它的转变,以及转变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理出了一个较完整的轮廓,对先秦诸子的哲学、政治等方面的思想及其源流进行了探讨,颇多创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所着《奴隶制时代》等书,提出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在春秋战国之交的见解。在奴隶制如何向封建制过渡问题上,他强调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作用,郭沫若的这些着作,为应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历史、古代思想史开辟了道路,在中国历史、思想史的研究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观点对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此外,他还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贡献,1938年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