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38页(2131字)

【生卒】:1724—1804

【介绍】: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入。

出生于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城,1740年考入柯尼斯堡大学,此后曾辍学担任家庭教师,1755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始在柯尼斯堡大学执教,1770年被聘为该校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其代表作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历史哲学方面的重要着作有《关于一种出自世界公民意图的普遍历史的想法》、《人类历史起源猜测》、《赫尔德〈人类历史哲学思想〉书评》、《永久和平论》等。

康德历史哲学思想的中心意图在于找到一条历史发展所遵循的导线。

在他看来,如果从总体上考察人的意志自由的活动,就会发现一个有规律的进程。这些规律既不是人的智慧的安排,也不是上帝的旨意,而是出自一种“自然意图”。

人们并不知道这种自然意图。无论是单个的人,还是整个的民族,都是依照自己的意志,甚至经常是违背他人的意志追逐自己的意图,但却不知不觉地在为实现自然意图工作。

人类历史从总体上来看就是隐秘的自然计划的实施。

康德指出,所谓自然意图,就是使每一种造物的自然禀赋都完全地、合目的地发挥出来,因此,人类作为尘世间唯一具有理性的造物,其历史的最终目的也就在于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理性,运用理性创造自己的幸福和完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文化。文化包括技艺和教化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相互规定、相互促进,形成一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康德认为,自然意图在人类中的实现,要求人类一代一代地无限延续,而这种延续就是历史。因为理性是一种无限的能力。理性的发挥不是出自本能,而是需要试验、练习和传授。这在个人有限的生命中是无法完成的。理性只有在人的类中、在类的无限延续中才能完全发挥出来。

理性、善只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的开端却是无理性、是恶。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从恶向善的进步。

在康德看来,历史由恶向善进步的动力恰恰在于恶的人或者人的恶,在于人性的矛盾,在于社会的对抗。

人的本性中包含着一种“非社会的社会性”。,一方面人希望和平友善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自私的天性又使人们在社会中彼此对抗。正是这种对抗唤醒了人的全部力量,使人克服掉自己的懒惰倾向,在求名欲、统治欲、占有欲的驱使下,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存在。

通过对抗和竞争,人们的聪明才智逐渐地发挥出来了,创造了科学和艺术,建立了道德原则,使社会从勉强的一致最终转化为道德的整体,从而实现了从粗野状态向文化的过渡。于是,尽管人的本性是善恶兼备的,但自然更知道什么有益于人类,它偏偏选定了自私本性及其造成的社会对抗来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它们,人类一切优秀的自然禀赋都将永远埋没,发挥不出来。恶的出现非但不是历史的倒退,反而是历史进步的必要手段和必经之路。在哲学史上,正是康德第一个全面论述了善恶相互转化的历史辩证法,充分肯定了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

康德把建立一个“完全公正的公民制度”看作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最高使命。在这样一种制度下,公民必须享有最大程度的自由,因为自由是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活力和源泉。同时,这样的社会中必然也充满了普遍的对立,因而,也就需要对自由的界限做出最精确的规定和保障,以便使人们的自由能够彼此协调、和平共处。

康德据此提出,公正的公民制度就是“外在的法律之下的自由与不可违抗的强权的尽可能的结合”。人们虽然作为理性生物希望有一个给自由规定全部界限的法律,但其自私的动物般的爱好却诱使他们一旦有可能就会滥用自己的自由,使自己成为法律的例外。因此,人需要一个能够战胜他自己的意志、强迫他服从一个普遍有效的意志、从而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的主人。然而困难就在于,这样的主人恰恰又只能从同样需要主人的人中间遴选。

康德认为。这一任务是所有任务中最困难的任务,要完全解决这一任务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

康德把建立“国家之间的合法的外部关系”看作是建立完善的公民制度的必要条件。就象自然利用人们追逐私利的敌对活动使人们确立起合法的社会制度一样,自然也利用人们乃至国家之间的难以共处,利用战争及其造成的巨大破坏,使人们醒悟到一个道理,即必须超越无法律的野蛮状态,建立一个各民族的联盟,使每一个国家——甚至最小的国家——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是依靠一个联合起来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安全和权利,从而建立起永久的和平,这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完善的世界公民状态”。

康德的历史哲学从分析人性出发,终结于合法的公民社会,完成了向政治哲学和法哲学的过渡。从他强调理性、自由、进步来说,他的历史哲学仍然属于启蒙哲学传统,但就其深刻性和思辩性来说,他又是启蒙哲学的完成者和克服者。他的理论成果连同他提出却未能解决的问题成为德国古典历史哲学的出发点,构成了思辩历史哲学传统的一个重要环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