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养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61页(937字)

指人在道德品质上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上用的功夫,亦即为了培养个人优良的品德,形成理想道德人格所作的主观努力。

这是人们道德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极为重视道德修养,孔子称其为“内省”、“内自证”,他描述自己的道德修养过程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子则认为道德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他还提出了“立志”、“诚意”、“自反”、“寡欲”等一系列道德修养方法。他们和以后的许多思想家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关于道德修养的丰富文化遗产。

克思主义伦理学科学地阐明了道德修养问题,指出它始终离不开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社会生活实践为人的道德修养提供了方向、目标和动力,是人的道德修养的基础。

人的道德修养过程始终与他的社会生活实践相一致,同步调:道德修养的主体总是从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学习有关的道德观念,寻找自己的道德榜样,把一定的外在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变为自身内在的道德要求,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增强道德信念。

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与不同道德观念作斗争的过程。道德修养的主体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展开反复的思想斗争,逐步排除各种诱惑,包括错误的道德观念的诱惑,来自本身的各种不道德因素的诱惑,以及某些局部的、暂时的个人利益的诱惑。在克服了各种道德冲突后,思想上达到新的道德境界,并将之付诸实践,形成优良的道德习惯和道德品质。

对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来说: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无产阶级道德观同一切非无产阶级道德观尤其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斗争过程,只有用共产党道德原则,规范作标准,不断克服非无产阶级道德观的影响,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范。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看来,道德修养是个不断实践,反复认识的过程,永远没有止境。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重视道德修养,刘少奇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里写下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阐明了道德修养的许多问题。周恩来不但写出了《我的修养要则》,而且毕生努力实践,成为道德修养的崇高典范。

道德修养有时也指人们在道德品质上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时所取得的成绩和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