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92页(951字)

【介绍】:

中国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生卒年代不可详考。

姓墨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

墨子自称“今翟上元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墨子·贵义》),属于接近“农与工肆之人”的“士”。

早年曾学习儒术,后另立新说,聚德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是当时的显学之一。

墨子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向王公大人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曾制止了多次战争。相传他曾止楚攻宋,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

他“南游使卫”,宣讲“畜士”以备守御,又屡游楚国,献书楚惠王。晚年到齐国,试图劝止项子伐鲁,未成功。

《墨子》七十一篇是后人对他言行的记录,今存五十三篇,是研究墨子和墨家思想的基本材料。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爱”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上》)。墨子把兼爱也称为仁、义,但墨子所谓的仁义注重效果,以利人作为具体内容,不同于儒家的仁义。

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尚贤使能”,反对贵族世袭制,反对儒家的亲亲尊尊,要求不偏富贵,不避贫贱,对于有才能的人,即使出身或原来的地位是贫贱的工农,也应该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上;没有才能的人,即使是统治者的亲属或贵族,也不应任用,以造成“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上》)的局面。墨子在尚贤的基础上又提出“尚同”,认为最高统治者也应由贤者来担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尚同而不下比”,即要根据最高统治者所制订的共同标准,反映情况,统一是非,整饬纲纪,惩罚淫暴。

墨子反对掠夺战争,认为攻伐为“天下之巨害”,但不反对诛有罪之君的正义战争。

反对当权贵族的“繁饰礼乐”、奢侈享乐的生活和厚葬久丧、靡费财物的习俗。

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意识到劳动生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墨子的思想代表了当时劳动小生产者的利益,他所要求的是劳动小生产者能饱食暖衣、安居乐业,他祈求的是统治者能发善心,实行兼爱,保护他们的利益,他主张由智者紧者统治贱者愚者,维护等级制度,在客观上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有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