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92页(4317字)
马克思、恩格斯写于1845年11月至1846年8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的第一部巨着。
全书包括两卷:第1卷是对路·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麦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2卷是对各种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其中第1卷第1章的《费尔巴哈》,首次系统地阐明唯物史观和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全书精华之所在,并作为批判的武器贯穿于全书之中。
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从不同的途径各自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到无产阶级立场的转变,并且由于在一切理论领域中意见完全一致而开始了他们的合作。
这时,他们已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同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并在知识分子中间获得了一些人的拥护。他们明确意识到,为了使共产主义运动有一个必要的正确的理论支点,以便使多数人能够真正清醒,不再盲目探索,他们有义务论证自己的观点,并使欧州无产阶级相信他们的信念是正确的。因此,他们加紧研究并不断推进自己的理论。如果说,1844年秋冬他们合着的《神圣家族》,还只是初步阐述若干接近唯物史观的观点,还未能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的话,那么,到1845年春,恩格斯移居布鲁塞尔,与马克思再次会面时,马克思则已经大致完成了发挥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理论的工作。为了继续推进他们的理论,决定共同钻研他们的见解与德国思想体系之间的对立,把他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下大这时候,费尔巴哈在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杂志《维干德季刊》1845年第2卷发表文章,从他主张的人本主义出发,宣称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同年10月,鲍威尔和施蒂纳也在该杂志的第3卷发表文章,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费尔巴哈和莫·赫斯作了反驳,于是马克思、恩格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实现了他们上述的心愿。《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巨着,就是他们“钻研”和“清算”的成果。
由于该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出版工作一开始就遇到困难,几经努力,才找到两个富有的出版商尤,迈耶尔和鲁·霉姆佩尔同意出版。1846年5月,第1卷手稿,经约·魏德迈交给出版商准备出版,但是,当1846年6-7月间,第2卷的手稿也交给出版商后,出版商以资金缺乏为托词,拒绝刊印了。
在1846-1847年间,作者和魏德迈还曾多次努力寻找别的出版途径,但都未获结果。它的真正原因“一方面来自警察,一方面来自代表我所评击的一切流派的利益的出版商。至于我们自己的党,那末它不仅很贫困,而且德国共产党内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党员由于我反对他们的空想和浮夸而生我的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31页)在所有的努力都先失败之后,作者认为既然为了“自己弄清问题”这一主要目的已经达到了,也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因而,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除了第2卷第4章在《威斯特伐利亚汽船》杂志1847年8月号和9月号发表外,这部着作一直未能出版。恩格斯去世后,手稿落到德国社会民主党档案馆里,实际上为伯恩斯坦所控制,不仅不予发表,甚至不让别人看。只是由于霉林的一再坚持,才看到部分手稿,并将若干零星片断在报刊上披露。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才于1924年用俄文第1次发表第1卷第1章《费尔巴哈》,1926年又用德文原文发表,载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1卷。这个版本在编排上,总的说来与手稿相符,但在段落划分,对手稿原文的辩认方面存在缺陷和错误。
1932年,苏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国际版第1部分第5卷用德文原文发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全书;1933年,又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1版第4卷发表了该书的俄译本。在这个版本中,编者根据马克思《驳卡尔·格律恩》这篇论文,给着作和第1、2卷加了篇名和题目,对《费尔巴哈》章的手稿重新作了编排,加了分节标题,同时,删去了手稿结尾部分关于社会意识形式的札记。后来苏联和其它国家陆续出版了许多版本,都基本上以这个版本为依据。
该书的最早汉译本是郭沫若于1927年翻译的第1卷第1章,出名为《德意志意识形态》,曾于1938年由上海言行出版社出版,后来由上海群益出版社分别于1947、1949和1950年发行了第1、2、3版。
解放后,整理出版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全书的单行本。1960年中共中央编译局又根据俄文第二版编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其中第1卷第1章收进1972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60年代,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进一步研究了《费尔巴哈》章手稿的内容后,认为苏联的1932、1933年版本对手稿重新编排是不必要的和没有充分根据的。1965的,苏联《哲学问题》杂志第10、11期发表了按手稿顺序编排的,按手稿内容加上分管节标题的《费尔巴哈》章。
1966年,苏联政治出籍出版社出版了该章的单行本。1981年,李尚德根据这个版本,并参照现行汉译版,重新翻译了这一章,发表在《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文科版)1981年第3号。民主德国马列主义研究院在苏联所编单行本基础上,于1966年在《德国哲学》杂志第10期用德文原文发表了所编《费尔巴哈》章,手稿的编排与俄文所编单行本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编者只保留作者原标题,不自立标题。1971年,柏林荻茨出版社出版了《费尔巴哈》章单行本。中共中央编译局根据1971年德文并参照1966年俄文所编单行本,重新编译了《费尔巴哈》章汉译单行本,于198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凡引用此单行本,均只标明页码)
该书篇幅洗繁,内容丰富,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对共产主义作科学论证,也是作者用以批判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武器。
一是概括地阐明了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在方法上和根本观点上的对立。唯心史观的基本方法是“从天国降到人间”,即从宗教等意识形态出发来说明历史,认为人间的一切都是意识的产物;与此相反,唯物史观是“从人间升到天国”,即“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用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的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第36-37页)这是历史上对唯物史观的方法和总观点所作的第一次完整的科学的概括。
二是阐明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基础,是现实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活动,历史的动力是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书中常用这个术语来表达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所引起的革命。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发展着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是由“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而构成的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系列。(第70页)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共产主义的所有制,是这个联系系列依次演进的几个基本阶段。该书同时阐明,随着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各部落、民族、国家和地区,日益摆脱封闭孤立的状态,它们之间的交往、互相联系、相互作用日益密切,历史越业越成为真正的世界史。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一个民族与其它民族的关系,而且第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革命发生的客观条件、阶级条件、群众条件以及演进的次序都以决于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因而都必须如实地把它们放在世界交往体系的总链条的一个环节上加以考察,才能正确地把握和理解。(参看第11、31、61-62、71-72页)这是第一次从历史的纵向、横向和纵横交错上,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三是从生产和分工出发,阐明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并且必将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旧式分工的消灭而消灭。
揭示了国家与法对于所有制的依赖关系和国家的阶级性,以及战争和暴力在历史上作用的性质。
阐明了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对于生产的依赖关系,指出作为物质生产的前提条件和社会形式的物质交往关系(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决定的;但是交往形式的总和构成的社会结构,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它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从而第一次阐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及辩证关系。
四是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意识的起源和发展。
论证了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的内容(包括正确的、模糊的、颠倒的、虚幻的,是社会现实生活过程的反映。人们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没有独立的历史,它们随人们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明确得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结论,并将这一结论贯彻于对阶级社会的考察。指出,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而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样,一定时代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出。
该书还揭露了唯心史观把人类历史变成意识发展过程的手法及其物质原因,从而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五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概括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阐蜉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共产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条件和基本途径,从而把共产主义建立在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
由上可见《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地阐明唯物史观,并运用唯物史观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和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然,由于作者当时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还不够丰富,因而对唯物史观的论证不免有些粗疏,有些范畴还表述得不够确定和准确,个别地方还留有刚脱胎出来的旧哲学的残迹。
但是,这些局限,在往后的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均被作者自己一一地弥补和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