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601页(887字)
艾思奇主编。
1961年1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1962年8月修订再版,1978年4月作了修改,重印第3版。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翻印在军内发行。1980年,法国一百周年出版社将此书译成法文出版,并附有简要介绍。全书分上、下两篇,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历史唯物主义部分有七章: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和国家,社会革命,社会意识及其形式,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和当时同类书籍相比,在体系结构、章节设置上,显得更加系统、全面;在具体内容上,具有准确、充实的特点。
总的来看,本书内容反映了当时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水平,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例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作者指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每一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状况而建立起来的。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的时候,它就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候,它就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这个阐述准确,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界限分明,完全符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基本原理,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元论,避免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可以相互决定的二元论。然而就在这些正确阐述之后,作者又引用了一段生产关系的变革在一定时候能起主要的决定作用的论述,这和当时思想理论界存在的过分夸大生产关系变革作用的倾向有关,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段时间内,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为地、主观地改变生产关系的错误行为有一定的联系。
但是,由于本书是集中哲学界教学研究的骨干,依靠集体智慧编撰的第一本比较系统准确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教科书,因此,在它出版后的几十年内,一直被看作是中国人写的最有权威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着作。对它在哲学教学、研究及其它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深远影响,应给予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