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效应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山东人民出版社《简明经济百科辞典》第403页(501字)

示范效应是由詹姆斯·S·杜森贝里(J·S·Duesenberry)提出的。

其含义是:当一个人看到品种繁多的商品或高档商品时,其收入尽管没有变化,但也决定增加购买这些商品的开支,他所受到的这种影响称为示范效应。按照杜森贝里的观点,示范效应修正了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后者假定一个家庭的消费开支仅仅与其收入水平有关。但根据示范效应理论,消费者即使收入没有变化,但由于示范效应的影响,也可能增加购买新商品或高档商品的开支,甚至在收入下降时也不肯减少这种开支。

拉格纳尔·纳克斯(R·Nurkse)把这种理论扩大到国际范围。

他假定:不同国家的总消费函数可能是相互关联的,尤其是通过扩大贸易和交往,一国的人民接触别国的各色各样的较高级的商品,从而诱使他们改变消费习惯。纳克斯由此出发运用它分析“落后国家资本形成”的问题。他认为,后进国积蓄率一般很低,不能摆脱停滞状态的唯一理由,是先进国高的消费生活样式给予后进国居民消费生活样式的影响,故不能实现高的储蓄率。反之,苏联二次大战前能实现高的经济成长率,就是隔离了先进国家消费模式的示范效应,这是其经济高速成长的因素。

上一篇:消费品存量 下一篇:消费信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