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元
书籍:中华民国史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435页(494字)
清末以来所铸各种新式铜币的通称。
俗称“铜板”、“铜角子”、“铜钿”。仿自外国铜币,直接来源于中国大钱。
与传统的圆形方孔钱不同,中间无孔。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在广东始铸。
每枚重库平二钱,成色为铜九五,白铅四,锡一。币面铸有“光绪(或宣统)元宝”四汉字,内加满文“广宝”二字,周围有“广东省造”和“每百个换一圆”字样。背面正中有蟠龙图纹,周围有英文“广东一仙”(KWANGTUNGONECENT)”。随后各省仿铸广东铜元,基本形制一样,币面均有省名、花纹,作价五花八门,版别极多。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在天津设造币总厂后,改铸“大清铜币”四种,当二、当五、当十、当二十。流通最广的是当十铜元,俗称“单铜板”;其次是当二十,俗称“双铜板”。
1910年(宣统二年)颁布《币制则例》,定铜币为二分、一分、五厘、一厘四种。因辛亥革命爆发,未及实行。
北京政府时期,各省滥铸铜元,种类很多。重量、成色各异。铜元贬值,每枚银元可兑铜元数,远远超过百枚。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翌年发行新的铜辅币,有一分、半分两种。
旧铜币多被销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