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民国史辞典

新文化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485页(556字)

“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运动。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提出“人权”与“科学”两大口号,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运动初期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把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传统观念最集中的代表-—孔子学说和孔家店。1917年起,《新青年》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要求对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革命,并把它同宣传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政治和宗法思想联系起来,构成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吴虞、鲁迅、钱玄同等都以言论激烈而颇具声名。初期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长期禁锢中国人民的封建传统思想文化,发挥了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促进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但存在全盘吸收西方文化和绝对否定中国古代文化的偏颇。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等开始注意介绍克思主义。尤其是五四运动后,运动发展到新的阶段,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研究俄国革命的问题放到重要地位,通过报刊、社团和大学讲坛,传播社会主义学说,并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展开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