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民国史辞典

蔡元培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491页(744字)

【生卒】:1868—1940

【介绍】: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字鹤卿,一字仲申,号孑民、寉庼。光绪朝进士。甲午战争后接触新学。1902年在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任会长,并创设爱国学社,任总理。1903年起,主编《俄事警闻》(后改《警钟日报》),揭露沙俄侵华,鼓吹反清革命。1904年冬在上海参与组织光复会,任会长。

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上海分部主盟员。1907年赴德国留学,入莱比锡大学听课与研究。

武昌起义后回国,参加筹备中华民国各省代表会议。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和美育五项为教育宗旨,同年7月因不满袁世凯专权辞职,旋旅居德国。1913年秋去法国。后与李石曾、吴玉章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组织华法教育会。

1916年冬回国。次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强调“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提倡科学与民主,提倡白话文,使北大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营救被捕学生,一度被迫辞职。曾发起组织中华教育改进社,主张“科学救国”、“教育独立”。

1922年与胡适等要求组织“好人政府”。1924年中国国民党改组后,当选候补中央监察委员。国民党二全大会起当选历届中央监察委员。1927年4月联名发表“护党救国”通电。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任大学院院长、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

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代理司法部长、监察院院长。次年起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九一八事变后,坚决主张对日抗战。

1932年12月,与宋庆龄、杨杏佛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副主席。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上海移居香港,主张国共合作,共赴国难。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着作甚多,收入《蔡元培全集》。

上一篇:蔡锷 下一篇:中华民国史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