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80页(1691字)

是能够增殖的价值,即经济活动中表现为生产要素或经营投入的价值,并可以产品形态和货币形态存在。

经济学的许多争论都与资本的概念有关,因为资本理论作为经济学的核心联系到价值、分配和增长理论。其复杂性在于,一方面资本涉及到生产技术关系,对产出具有必要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资本又联系到收入分配或社会关系,由资本量决定利润的收入量。经济学界目前对资本的认识仍未有一致的见解,在基本问题上存在着分歧。

克思的《资本论》认为,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因此,资本不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价值,而是在本质上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

马克思指出,资本的现象形态掩盖着它的本质,资本表现为一定的物,如原料、机器、房屋、设施或货币等等,这会使人们误认为这些物天然是资本,将物的自然属性与物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所体现的生产关系混同,但实质上这些物成为资本,不是由于它们的自然属性能用于生产一定的使用价值,而是由于它们是吮吸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手段。所以,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马克思论证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表现,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存在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是资本的前期形态,资本的普遍存在是当它成为资本家的剥削手段之后。马克思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马克思指出,不变资本是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不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量的变化,只是改变物质形态,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仅是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的条件;可变资本是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价值增殖,是剩余价值的源泉。马克思的资本理论表明,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可变资本依赖不变资本才成为剩余价值的源泉,不变资本依靠可变资本才具有资本的作用,资本体现为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不可分割的统一。

马克思对于资本范畴的理论界定是建立在其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

与马克思的理论以及与作为马克思理论源泉的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相对立,由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发展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反对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把对资本概念的解释重点转向了技术关系而完全抛开了收入分配方面的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

在其理论中,资本被作为一种征税要素,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这种要素的表现就是各类资本品,它们与同样能够创造价值的另一种生产要素——劳动相并列。这种理论认为资本的价值增殖就是利润,不是剩余价值。利润是资本的收益,利润率作为资本的价格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为各种投资主体所拥有,资本经营既可能为资本拥有者带来收益,也可能为资本拥有者带来损失,因而,能够回避风险,取得较好收益,是各种投资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焦点。

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信用高度发达的时代,资本的运行可独立形成一种市场关系,即资本市场关系,这是与狭义的货币市场关系不同的一种市场关系,同时也是广义的货币市场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本经营的市场竞争焦点也同样能够反映在资本市场关系之中。投资主体可在资本运行的各个环节上实现投资回报,即取得利润或利润的转化形式,但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必须重视资本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努力提高其技术系数和有效利用率。

参考文献:

马克思,1975,《资本论》,人民出版社。

李嘉图,1962,《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

宋涛主编,1982,《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经济规律 下一篇:货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