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94页(3210字)

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且要求劳动的人,在一定职业上从事相应工作的状态。

就业问题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各国都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努力的目标。联合国宪章第55条号召成员国为“提高生活水平、就业水平和改善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条件”而努力,就业问题所引起的关注由此可略见一斑。

克思认为,就业就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即被雇佣后在其企业从事劳动的过程。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属于资本家,劳动者必须将自己的劳动出卖给资本家,被资本家雇佣,才能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维持自身的生存。

这表明,就业问题是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制约,它决定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工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是处于被动的,它只作为生产过程中一个要素同生产资料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以自己的劳动将不变资本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创造出新的大于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从而使资本获得增值,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这种被动地位决定了工人的就业完全是受资本增值的控制,随资本主义的经济波动而不断变化。当资本主义经济处在繁荣阶段时,大批资本投入生产领域,旺盛的投资带来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劳动者被吸引到生产的各个领域,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达到就业,整个社会表现出高就业的态势。

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使得这种繁荣不能长久,单个企业的精打细算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间的矛盾导致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逐渐加剧,这一过程中,无产阶级的贫困化而带来的购买力低下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状况。经济由繁荣走向衰退,一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支出,开始裁员,高就业的繁荣被越来越多的失业所代替。

当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经济危机爆发,再生产无法维持,大量企业纷纷倒闭,劳动者被从生产岗位上排除出来,成为失业者。高失业率是经济危机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劳动者的贫困化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危机过程中,资本家采取销毁商品,限制产量的措施来调整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经济逐渐从危机中走出来,开始复苏,这意味着新的一轮的投资高潮就要来临,劳动者又重新被雇佣,重复上一轮的就业——失业的命运。产业后备军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必然要求,他们成为经济周期波动的“蓄水池”。就业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劳动者来说,只不过是暂时离开“蓄水池”,被吸收到生产过程之中而已。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以新古典经济学家为代表的正统经济学派认为,就业问题是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来解决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失业是一种非均衡现象,其原因在于现行的实际工资水平过高,使得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他们的结论是通过降低实际工资水平,使劳动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实现就业。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新古典经济学反对对劳动市场的人为干预,这包括反对通过给予失业者以失业补助而改变劳动供给,也包括反对以财政赤字来加大对劳动的需求。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劳动市场是可以迅速出清的,达到就业是调整的结果。

同时,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庇古(A.C.Pigou)也承认失业是存在的,它将失业分为“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并认为这两种失业并不是真正的失业,它们由生产过程局部的、暂时的失调和变动引起。

20世纪30年代危机中大规模失业的存在,使得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就业问题的理论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这种情况下,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经济学应运而生,就业理论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否定新古典理论中认为总需求总是等于充分就业时的总收入这一基本命题,同时否认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能自动趋向充分就业水平,而认为均衡可能在小于充分就业状态时达到。

这是“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和“心理上的流动偏好”三个因素在起作用。凯恩斯认为工资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所认为的是容易变动的,通过改变工资可以改变劳动的供给与需求。工资是具有刚性的,这是工会和劳动契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凯恩斯的理论中,总支出占据重要位置,它并不必然等于充分就业时的总收入,但只要增加总支出,总产量和总就业量也会随之增加。

总支出增加到足够的程度,总就业就可以达到充分就业水平,解决“非自愿失业”问题。对如何扩大总支出,即增加总需求问题,凯恩斯及其后的凯恩斯学派认为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达到,即增大公共消费、降低利率和税率等。

凯恩斯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将目标明确地界定为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是意味着没有失业。

一般认为,失业分为三种类型,即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由于人们的迁徙、技术的进步等原因造成的,它们总是存在,零失业是无法达到的。充分就业是指不存在因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社会存在“自然失业率”,它是与充分就业相互对应。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就达到充分就业此时不存在加速通货膨胀。

这意味着,失业是与通货膨胀密切相关,二者存在替代关系。

凯恩斯经济学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赤字财政一方面带来低失业率,另一方面导致显着的通货膨胀。

为了降低价格和工资水平,各国推出“收入政策”,50年代和60年代欧洲的充分就业与之密切相关。

从这里可以看出,就业政策只有目标是惟一的,即达到充分就业或尽量靠近充分就业水平。为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措施则是不断变化的,任何一种方法看来都是不能被长期使用,因为如果对减少失业的措施利用过度,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这同样也是社会所无法接受的。

所以,所谓就业政策是与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相联系的,其共同目标在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这里把就业政策加以总结,以说明哪些措施是归于此类的。

提高就业水平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即增加劳动需求或降低劳动供给,前者可以通过凯恩斯式的方法来完成,即增大社会公用事业投资等,这是最直接的方法,它实际上也暗含了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中,政府是无法直接左右企业的。但政府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使企业对劳动需求增加,如给予企业优惠等方法,应该看到,类似方法可能与公平和公正问题相纠缠,因而总被慎重行事。关于降低劳动供给,第一步是把工资调低。工会的作用使这一行动难以实施,因而新古典经济学进一步认为,降低失业率的惟一途径是削弱工会的垄断力量,并采取其他措施,如废除最低工资法,减少失业补贴等,实现自由的劳动市场。

新古典经济学的主张使得就业政策与国家的福利政策相矛盾:一方面,失业补贴可以缓和失业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这种缓和不利于就业政策的实施,失业者可能因之不能较快摆脱失业的困扰。同时,福利政策成为经济的沉重负担,这种情形在高失业的社会中尤为严重。这里实际上涉及到经济学的伦理问题,或者说哪种方式能为社会经济的有效运作和人的幸福感都提供满意的答案?

参考文献:

罗伯特·霍尔,1989,《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与价格调整》,中国展望出版社。

琼·罗宾逊,1982,《现代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

P·A·萨缪尔森,1991,《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上一篇:拜物教 下一篇: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