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223页(2128字)

一般是指技术在实现一定目标过程中所实现的进化与变革。

技术是根据一定时期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为一定的应用目的而发展起来的各种作业的操作方法和技能及其所采用的物质手段,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装备、制造方法和工艺流程等内容。这里的目标是人们对技术应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及其实现程度。在实践中,技术进步表现为人们为实现或接近于一定的目标,通过对原有技术研究、改造、革新所取得的新的成果。技术进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是指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后者是指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应用和原材料为主的劳动对象利用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当代技术进步的特点。科学技术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基础上产生,并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但新的科学技术一旦产生和发展起来,又会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代技术进步除具有技术进步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新的特点。(1)表现为知识和信息革命。新技术是尖端技术,是知识密集型技术,是运用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开发出的,与以往的技术进步主要是能源、材料的进步相区别,当代的技术进步主要是凭借知识和信息,知识和信息成了技术进步的重要资源,当代技术进步成为知识和信息革命的原因和结果;(2)周期有缩短的趋势。从历史的比较看,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过80年,电动机经过65年,飞机20年,晶体管5年,激光1年,技术进步周期的不断缩短,一方面使技术更新换代加快,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导致经济发展的转化速度,有越来越短的趋势;(3)呈现为较强的系统性。

与过去的技术进步只是某一领域、某一学科的变革不同,当代技术进步涉及的领域广阔,如电子计算机涉及到电子学、光电子学、高等数学、逻辑学等学科,具有明显的系统趋势;(4)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当代技术进步两个最明显、最重要的特点是依靠科学进步和为经济发展服务。

一方面,科学越来越成为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日益密切,因为没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基础研究难以进行,就难于取得重大的技术进步,同时,如果没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动力不足,就不会导致重大的技术进步;(5)使脑力劳动减轻。

以往的技术进步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的体力劳动,如蒸汽机、电动机、汽车等,都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以解放,而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除具有这些作用外,主要是在很多方面减轻或者代替了人类的脑力劳动,实现了人脑的扩大和延伸;(6)高技术领域竞争激烈。当代高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新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等。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都积极跻身发展高技术的行列,不惜风险和代价,投资开发高技术的各个领域,使当代技术进步中,高技术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

当代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技术进步使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方式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全面提高,世界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60%~80%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技术进步还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组织、规模和效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2)提高资源利用率。技术进步改善了劳动工具,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可以在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材料和能源,降低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技术进步还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减少各环节的损失和浪费。这些,都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高;(3)提高资金利用率。

技术进步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通过使设备性能不断改进和完善,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为企业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加快资金的循环和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创造了条件;(4)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市场的适应能力。技术进步,为产品质量的提高、实现产品质量的“无差异”提供了保证。

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使企业有可能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和开发出新产品,极大地提高了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5)促进产业结构趋向完善。新技术革命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第一和第二产业中溢出大量的人员等生产要素去发展第三产业,同时,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当代技术进步,使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趋向合理。

参考文献:

G·多西等,1992,《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伊娜,1994,《技术经济》,人民出版社。

赵发胜、石军,1993,《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山东人民出版社。

傅家骥、吴贵生,1987,《技术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一篇:金融衍生品 下一篇:区域经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