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成本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231页(2566字)

也译为交易费用。

它是产权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市场经济行为的成本付出。关于这个概念,思拉恩·埃格特森写到:“一般地说,交易费用是个人交换他们对于经济资产的所有权和确立他们的排他性权利的费用。……修斯(1986)提供了这样一个定义:交易费用包括事先准备合同及强制合同执行的费用。交易费用与经济理论中的其他费用一样是一种机会成本,它也可分为可变成本与不可变成本两部分。

”(1990,P.16)而汪丁丁对这个概念有自己的看法:“阿罗(K.Arrow,1969)把交易成本定义为,运行一个制度所耗费的资源的价值。然而这个定义过于一般。诺斯把交易成本分解成两项,制订合约所需的成本和执行合约所需的成本。这一定义按照诺斯在其书的一个脚注中的说法,是张五常最先引入的。

其实这些定义都带有任意性。从比较经济制度的理论来说,任一制度都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信息问题和激励问题(可以把其他的问题都还原成这两个问题)。

既然这样的看法是公认的…为什么不把交易成本分解为解决信息问题的成本和解决激励问题的成本呢?在这样的分解下可以很容易的说明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成本。…信息之所以必要是由于存在不确定性,…换言之,如果没有不确定性,也就不会有风险和由此引起的交易费用。

”(1995,P.9)

美国制度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康芒斯在30年代就主张把交易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他把人类的交易活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买卖的交易,即平等人之间的自愿交换关系;第二类是管理的交易,即通过长期契约规定的上下级之间的命令和服从关系;第三类是配额的交易,主要是指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他的这种分类涵盖了市场、企业和政府等基本的人类交易活动。更为重要的是,他指明了交易并不仅仅是一种行为,交易的对象实际上也不是实物,在任何交易活动的背后,都隐藏着制度的背景,而交易的实质是权利的交换。

科斯(R.Coase,1937)首先提出交易成本这个概念,他把交易成本定义为运用市场机制的费用,其中包括了人们在市场中搜寻有关的价格信息,为了实现交易进行谈判和签约以及监督合约执行等等活动的费用。

科斯用交易成本的概念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企业:企业和市场是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企业替代市场会降低利用市场机制的交易成本但同时会带来企业内部管理费用的上升,如果前一种费用的节约足以补偿后一种费用的增加,那么企业就会应运而生。

科斯的见解提出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受到了冷遇,至多是得到“引而不用”的待遇。但到了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交易成本学说开始成为一门“热门”理论,威廉姆森对此作出了很大贡献。他探讨了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认为造成交易成本高昂的原因包括:(1)市场中的不确定性;(2)市场中谈判对手只有很小的数目(所以竞争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3)交易对象的资产专用性,指物质资产或是人力资产只能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4)人类理性的有限;(5)机会主义行为,指人们有一种只要有机会就会作损人利己之事的天性。可以看出,威廉姆森所说的这些因素既有环境的因素,又有人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一般是同时起作用的。

威廉姆森所作的应用研究经常强调用资产专用性的程度测定交易成本的高低。

科斯对这种研究方向并不以为然,他认为张五常的理解更得其真义。在张五常看来,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都是交易成本。

换言之,交易成本概念网罗了所有那些不可能存在于没有产权、没有交易、没有任何一种经济组织的鲁宾逊·克鲁索经济中的成本,相应地,张五常把所有不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导的生产和交换活动,都算是有组织的活动。所以,他认为,所有的组织成本都是交易成本,反之,所有的交易成本都是组织成本。组织的实质是不同的契约安排。

在各种契约安排下,交易成本的各项内容,即搜寻费用、测定费用、谈判费用和监督费用等也大小各异。组织形式的选择说到底就是交易成本的比较。张五常尤其区分了事前交易成本和事后交易成本。

所谓事前交易成本即界定产权的费用。事后交易成本则是遵守契约的费用。事前交易成本付出的越多,发生的事后交易成本也就越少。

因为清晰界定的产权有助于减少组织中的不确定因素。反之,事后交易成本较高,也意味着事前交易成本的减少。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成本是制度的源泉。

这里的逻辑在于:首先,自愿的交易一定是能使交易各方福利增加(至少不减少)的交易。交易的净收益等于交易实现后能得到的潜在收益减去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如果过高,将阻碍交易的实现。制度的“使命”就是要减少无序状态,促成有序的交易。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交易总会使参加交易的各方从中获益,但并不排除这种可能:即有的交易会使社会的整体利益受损。譬如,军火交易和毒品交易就是明显的例子。

参考文献:

思拉恩·埃格特森,1990,《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诺斯,1994,《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诺斯,1992,《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科斯等,1994,《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科斯,1994,《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汪丁丁,1995,《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宇燕,1992,《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1997,《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储蓄 下一篇: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