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240页(2485字)

指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及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

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落后的农业部门的不断改造和先进的工业部门的产生和发展。

陶文达等认为,“工业化的概念,既是个历史性的概念,也是个世界性的概念。所谓历史性的概念,就是说工业化的内容和标志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和标志。在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时期,是以蒸汽机的使用,即机械化为标志;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电气化又成了实现工业化的标志;而当今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又进入了自动化和电子化的时代。

所谓工业化是世界性的概念,就是说工业化的内容和标志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各国之间的相互比较中才能确定的,是指工业生产和技术必须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陶文达、黄卫平、彭刚,1992,P.370)

工业化既是一个国家由落后的农业部门占主导地位,向非农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过程,又是工业部门的内部结构不断演进的过程。

M·吉利斯、D·H·泊肯斯、M·罗莫和D·R·司努哥拉斯(M.Gillis,D.H.Perkins,M.Roemer,D.R.Snodgras)用早期工业(Early Industries)、中期工业(Middle Industries)和新兴工业(Late Industries)来划分工业发展的三个层次。早期工业主要指一些技术简单的食品加工等消费品工业。

一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很容易发展起这些工业。

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在人均收入极低时,这些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上升的。新兴产业主要指那些在人均收入很高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上升的产业。这些产业主要包括耐用消费品(冰箱、轿车等)产业以及冶金业。

中期工业是指介于早期工业和新兴工业之间的产业。但是,这种划分方法存在一个很难克服的困难,即很难确切地断定某一工业属于哪一个层次,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缺乏较准确的指导意义。

一般的工业发展过程分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如食品加工、纺织、烟草、家具等工业是主要工业部门,并且比资本品工业如冶金、化学、机械、汽车等部门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在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增长加速进行,其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但这时消费品工业在产值和速度上都仍然占主导地位。在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比消费品工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并渐占优势。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C.Hoffman)对各国的工业化过程进行的实证分析,从经验上支持了这种三阶段理论,霍夫曼的分析结论是各国工业化无论开始于何时,一般都有相同的趋势:在最初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优势,在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迅速发展,消费品工业优势地位逐渐下降。在第三阶段,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达到平衡,而且有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增长的趋势。

对于工业发展为什么要经历三个阶段,发展经济学家作了理论上和经验上的解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业化成为发展中国家追求的目标,关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也提出了许多理论。其中最着名的有平衡增长战略(Balanced growth)和不平衡增长战略(Unbalanced growth)。平衡增长战略的主要倡导者是R·纳克斯(R.Nurkse,1953)和P·R·罗丹(P.R.Rodan,1963)。

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持续增长必须进行全面投资,同时发展许多工业,否则将会由于需求不足或供给瓶颈重新陷入停滞。要实现经济平衡增长,需求和供给都要平衡增长。平衡增长理论实质上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展现了一个极为暗淡的前景。因为它表明那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要么同时发展所有的工业,要么永远处于落后停滞的地位。

而对于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一般都缺乏足够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同时全面发展所有工业,针对平衡增长战略这种缺陷,A·赫尔希曼(A.Hirschman,1958)提出了不平衡增长战略。他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本有限,为了使有限的资本产生最优效果,发展中国家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应该把有限的资本集中在少数几个工业部门中。

他认为,首先起步的这几个工业部门一般并不会因为消费不足或供给瓶颈而陷入破产。因为即使在最落后的国家,往往也已经存在某些产业的需求市场。至于供给瓶颈短期之内可以通过进口来缓解。

A·赫尔希曼还指出,发展中国家应该选择那些产业关联效应最大的部门作为重点发展,这样才能最迅速有效地推动工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1997,《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陶文达、黄卫平、彭刚主编,1992,《发展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M.Gillis,D.H.Perkins,M.Roemer and D.R.Snodgras,1992,Economics of Development,W.W.Norton & Company,New York,London.

H·黔纳里、S·鲁宾逊、M·赛尔奎因,1989,《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

李贤沛、戴伯勋、吕政等主编,1994,《工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