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产业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241页(1967字)

是第一产业(primary industry)、第二产业(secondary industry)和第三产业(tertiary industry或third industry)的总称。

它是现代许多国家都使用的一种产业结构划分方法,目的在于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两个名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35年新西兰经济学家阿伦·费希尔(Allen G.B.Fisher)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

1940年英国经济统计学家克拉克(Colin Grant Clark,1905~ )在《经济发展条件》一书中,把产业结构划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以农业为主;第二部门是制造业;其他的经济活动属于第三部门,称为“服务产业”。

此后,西方国家在划分产业结构时,多延用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类法,但具体的划分标准并不一致。比较流行的划分方法有以下三种:

(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划分方法。

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矿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运输业;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和保险、不动产、个人服务。

(2)美国西蒙·库兹涅茨的划分方法。第一产业是指农业部门,其中包括农业、林业、渔业、采集业;第二产业指制造业部门,包括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自来水、运输业和通讯;第三产业指服务业,包括贸易、金融、不动产、个人服务、商业、家务、职业服务、政府和国防。

(3)日本的划分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渔业、水产养殖业;第二产业包括矿业、建筑业、制造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业、不动产业、运输和通讯、电力、煤气、自来水、服务业、公务等。

(4)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按国际标准划分产业的分类》中的划分。

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采掘业;第二产业包括加工工业、建筑业、电力、煤气及自来水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生产和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以及公共行政和国防等等。

我国国家统计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的国家标准,并参照国外的做法,对我国的三次产业作了如下划分: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为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国家统计局在1985年4月的《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将第三产业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部分,具体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生活福利事业;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以产值和就业人口作为衡量指标,三次产业规模发展的顺序为,在经济发展起步之前,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今天一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在这个阶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逐渐超过第一产业并居各产业之首。我国目前就处于这个阶段;在完成了经济起飞进入了成熟的市场经济后,会形成第三产业为首、第二产业居中、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最低的经济格局。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相继进入了这个阶段。

参考文献:

许毅、沈经农主编,1987,《经济大辞典-财政卷》,上海辞书出版社。

黄运武主编,1992,《经贸大辞典》,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王仕元主编,1994,《市场经济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孙怀仁、雍文远主编,1994,《经济大辞典-政治经济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

梁小民主编,1994,《经济学大辞典》,团结出版社。

上一篇:工业化 下一篇:透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