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261页(4283字)

通常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可以概括为:“中央银行在追求可维持的实际产出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时所采用的用以影响货币和其他金融环境的措施。……也可以说,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政策目标;(2)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3)具体执行所达到的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实际上也包括中介指标和政策传导机制等内容。”(黄达,1992,P.405~406)。

1.货币政策的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经济快速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而货币政策的目标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有所不同。

有的国家像美国,货币政策目标与宏观政策目标相同。有的国家货币政策目标只是宏观政策目标的一部分,有的国家货币政策还有一些特定的目标。

下面的分析中把宏观政策目标都作为货币政策目标。

然而,货币政策的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有时是相互冲突的。

一般说来,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基本没有冲突。但其他各目标之间却常有冲突,尤其在短期内这种冲突尤为明显。

第一个冲突出现在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两目标之间。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即人们通常所讲的“菲利普斯曲线”。这种关系至少在短期内是存在的,尽管长期并非如此。因此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往往需要在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之间进行权衡和抉择,寻求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的某一适度的组合点,而难以做到两全其美。

另一个冲突存在于经济快速增长和物价稳定之间。理论分析并不表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必然存在矛盾,但各国经济增长的现实,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

从长期看两个目标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在短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恐怕难以避免。

最后是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以及物价稳定这三者之间也存在着冲突,即所谓外部平衡和内部平衡的冲突。

同样这里也存在着短期和长期的区别,长期一般是相互促进的,但短期往往是相互冲突的。

2.货币政策的实施原则

和财政政策一样,货币政策是“逆对经济风向”实施的,简单地讲就是,当经济衰退时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以扩张总支出,促进经济回升;而经济过热时,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货币供给,提高利率,减少总支出,以抑制通货膨胀。

这种逆对经济风向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称之为补偿性货币政策。

3.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中央银行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以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的一般性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法定准备金率和改变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改变基础货币量,从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的一种政策工具。它是中央银行稳定经济最常使用的,也是最灵活的政策工具。

法定准备金率,是由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和某些储蓄机构在其某些存款负债中必须以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存款的形式持有的准备金的比例。改变法定准备金率的效果比较强烈,因此不常使用。

改变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用商业票据或政府债券作担保,可以向中央银行取得贷款以增加准备金,现在通常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贴现,把该贷款的利率称为再贴现率。再贴现一般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调整再贴现率。

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再贴现率的调整主要着眼于短期,目的在于调整商业银行的资本需求,以改变经济中的货币供给。

而对再贴现的票据种类和申请机构加以规定,进行区别对待,改变资金流向,就起到抑制和扶持的作用。

再贴现的政策效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向公众表明了货币当局的政策意向。二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和超额准备金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达到调节总支出的目的。

在这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如优惠利率;此外还有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等手段。

4.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从开始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间必然存在着一个传导机制。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占主流的观点是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该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认为,货币供给M的增减通过货币和资产市场的调整引起利率R的升降,利率的升降进而引起投资支出I的变化,从而影响了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表示就是:

M→R→I→E→Y

这里的关键环节是利率。

货币供给的变化必须首先影响利率水平,然后才能引起投资及总支出的变动,最终影响总产出。

从最初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到最终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都恢复均衡,中间经历了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循环往复的相互作用过程。

当两个市场最终都恢复均衡时,与改变货币供给量之前的均衡状态相比,如果是增加货币供给,可能是利率水平降低了,而产出水平则提高了;如果是减少货币供给,结果则相反。

对于这一传导机制的分析,凯恩斯学派也在不断改进,如考虑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而考虑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区别。

但无论如何改进,该理论都特别强调利率这一环节。

货币主义的观点与凯恩斯学派不同,他们强调货币供给量变动在整个传导机制中的直接效果。

认为利率在该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用符号表示就是:

M→E→Y

对于这个传导机制,货币主义的解释是:增加货币供给量在开始时会降低利率,但不久货币收入的增长会引起物价上涨,进而使名义利率上升,实际利率有可能恢复到原来水平。

因此,货币供给的变动不是通过利率变动间接影响总支出,而是通过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总支出和收入。

5.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上面对传导机制的分析说明,货币政策从开始实施到实现政策目标不是一步到位的。为了及时了解政策效果并适时地调整政策力度,需要确定某些中介目标作为观测和判断的依据。

最基本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水平。

作为中介目标,这两个指标都符合易于观测和中央银行能够直接控制的要求。但理论分析表明,中央银行无法同时将两个目标都控制在目标水平上。

其中的原因在于,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和货币供给量取决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共同作用,而中央银行只能控制货币供给,因此如果它希望将货币供给控制在目标水平,它就必须接受由市场决定的利率水平。而如果它希望将利率控制在目标水平,它就必须满足市场要求的货币供给量。希望同时控制两个指标,是无法做到的。

不过相比较而言,通过每天的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能够相当准确地将利率控制在目标水平,但准确地控制货币供给量却很难做到。原因在于,一方面从改变基础货币量到改变货币供给量存在着时滞;另一方面货币乘数即非固定不变也难以预测。

货币主义认为,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极可能会助长通货膨胀。

因此他们主张,中央银行应把保持固定的货币增长率作为政策目标。但经验事实并不支持其主张。

通过一个简单的宏观模型,R·多恩布施和S·费希尔(1994,P.420~423)提出:如果产出的波动主要是因为IS曲线变动引起的,通过保持固定的货币供给量可以稳定产出,因此中央银行应该瞄准货币供给目标。而如果产出波动主要是因为货币需求变动引起的,中央银行应该瞄准利率目标。

同时他们还指出,目标水平的固定应该是着眼于短期的,在长期应该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调整目标水平。中央银行在瞄准某个指标的同时,也应密切关注另一指标。

关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尤其是理性预期学派得出了宏观政策无效的结论,但经验并不支持他们的观点。现在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货币政策在较短时期会影响经济中的真实变量如产出,尤其是在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时更是如此。但在长期,货币政策的作用几乎全部集中在那些以货币单位度量的名义变量如物价水平上(R·多恩布施和S·费希尔,1994)。

参考文献:

黄达主编,1992,《货币银行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高鸿业、吴易风,1988,《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斯·迈耶、詹姆斯·S·杜森贝、罗伯特·Z·阿利伯,1984,《货币,银行与经济》,中国金融出版社。

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1985,《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梁小民,1993,《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R.Dornbusch and S.Fischer,1994,Macroeconomics,McGraw-Hill,Inc.

上一篇:汇率 下一篇:准备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