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275页(4027字)

货币供给理论是货币理论中与货币需求理论相对应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选择货币政策的理论出发点。

1.货币供给的口径(货币存量的组成)

经济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货币,现金仅是货币中很小的一个部分。不同层次的货币的供给机制并不相同。货币供给指经济中所有货币的集合。

分析货币供给首先应该了解货币供给的划分口径。

各国划分的标准并不统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两个口径:货币和准货币。

关于这个问题,尽管各国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划分口径并不统一,但划分的基本依据和意义却是一样的。首先,各国中央银行都是以流动性大小作为划分标准。

这个标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实施宏观调控有重要意义。其次,货币层次的划分必须便于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尤其在中央银行将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时,这个划分要求更具有十分明显的政策操作意义。

2.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

为了便于进行理论分析,我们将忽略各种存款的不同(因此也忽略了各层次货币之间的区别),简单的将货币分为两种:现金CU和存款D。

事实上这种划分并不使下面的分析脱离现实。由于这种简化,货币供给就变成:

M≡CU+D

货币供给M由经济中三个部门的行为决定:

第一,公众。他们的现金需求和存款需求影响M中的现金部分CU和存款部分D。我们用现金-存款比率cu来反映这种影响。

第二,商业银行。包括各种存款机构,它们以其准备金率影响货币供给,我们用变量准备金率re来反映这种影响。

第三,中央银行。利用各种政策工具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来影响货币供给,我们用基础货币存量B来反映这种影响。

以上三个部门的行为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现实经济中的货币供给。下面简单讨论变量cu,re,B以及货币乘数。

(1)现金-存款比率cu。公众的支出习惯决定了居民个人手持现金的相对多少。

现金-存款比率一般说来取决于兑换现金的方便程度和成本。根据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影响现金-存款比率的因素主要有:①个人财富的多少,一般说来cu和个人财富及收入的变动呈负相关关系;②各种非现金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它们和cu也呈负相关关系;③金融局势,如果银行信用出现不稳定苗头,居民会大量提取存款,cu将大大提高;④季节性影响,如圣诞节时cu将会提高;⑤地下经济活动,地下经济活动为逃避法律监督倾向于现金交易,因此地下经济活动的规模与cu呈正相关关系。

在一个稳定的经济中,可以认为cu是基本上固定的。

(2)准备金率re。

是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之和,详见“准备金”条目。

(3)基础货币B。

一般由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和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组成。其中后者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中央银行主要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决定货币供给。

(4)货币乘数。利用上面三个变量,通过分析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和基础货币量的关系,可以知道货币供给是如何实现的。这里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货币乘数(mn),它是指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量的比率。货币乘数是如何形成的、受哪些因素影响:

首先,看下图,该图反映了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该图上面表示基础货币,它是由中央银行提供的,而对基础货币的需求来自于公众对现金的需求和商业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下面表示货币供给。

它们的联系纽带就是货币乘数。

显然,货币乘数大于1。货币乘数mn和准备金率re及现金-存款比率cu的关系为:

第一,准备金率re越小,货币乘数mn越大。因为商业银行每一单位的准备金可以支持1/re单位的存款。

第二,现金-存款比率cu越小,货币乘数mn越大。因为cu越小,基础货币中的现金比重就越小,准备金的比重就越大,以现金形式存在的基础货币只能转化为一单位的货币供给(注意这里的现金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商业银行的手持现金属于准备金),而一单位准备金形式的基础货币可以支持1/re单位的货币供给。

通过分析货币供求均衡和基础货币供求均衡可以推导出货币乘数。

首先,考察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均衡,货币供给为M,而货币需求为存款D加上现金CU,因此,货币供求均衡表达式为:

M=D+CU=(1+cu)D (1)

其次,基础货币的供给B由中央银行提供,需求来自于公众对手持现金的需求CU和加上商业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RE,因此基础货币供求均衡表达式为:

B=RE+CU=(re+cu)D (2)

供求均衡时的需求反映了公众意愿的现金-存款比率和商业银行意愿的准备金率。

那么,当(1)(2)两式同时成立时,货币供求处于均衡状态,用(2)式除以(1)式得出货币乘数mn:

对(3)进行调整可以得出货币供给函数:

这里的货币供给反映了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下的货币供给。

下面分析中央银行是如何变动货币供给的。

以增加货币供给为例,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购买通过增加自己的负债增加了基础货币供给,最初的效应是使公众存款增加因而现金-存款比率下降到意愿水平之下,使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提高到意愿水平之上,之后公众通过提款行为使现金-存款比率恢复到意愿水平,商业银行通过一环一环的贷款使准备金率下降到意愿水平,最终的效应是增加的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经过一段时期后以多倍于自身的数量增加了经济中的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收缩是一个相反的过程。

(4)式表明,如果货币乘数是一个可以预测的常数,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精确控制经济中的货币供给。研究表明: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是:①市场利率,它影响公众的意愿现金-存款比率和商业银行的意愿准备金率;②再贴现率,它既能影响基础货币量,也影响商业银行的意愿准备金率;③法定准备金率,它直接影响银行的准备金率;这说明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都可以调节货币供给,但是尽管中央银行可以通过确定过高的法定准备金率来保证商业银行基本上不持有超额准备金,它却难以控制公众的现金-存款比率,因此也就无法准确控制货币乘数。

实证分析表明:货币乘数既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难以进行准确地测度。这说明尽管中央银行可以相当准确地控制基础货币,却不能准确地控制货币供给。

关于货币供给,事实上还存在着它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的争论。这里内生外生的含义是指,货币供给究竟是由经济体系内的实际变量和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决定的,还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如果是前者,货币供给就是内生变量,而如果是后者它就是外生变量。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外生性问题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如果认为它是内生变量,就意味着货币供给由经济运行自身决定,货币当局不能有效控制。而如果认为它是外生变量,就表明货币当局可以通过有效地调节货币供给来调节经济运行。前面的分析隐含地假设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但这并不是一个普遍承认的观点。

尽管许多经济学家支持这个观点,如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就是货币供给外生论的典型代表。但也有不少经济学派反对这个观点,如后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J·托宾就反对弗里德曼对货币供给方程式的解释。

参考文献:

黄达主编,1992,《货币银行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高鸿业、吴易风,1988,《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斯·迈耶、詹姆斯·S·杜森贝、罗伯特·Z·阿利伯,1984,《货币,银行与经济》,中国金融出版社。

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1985,《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J·L·汉森,1983,《货币理论和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

R.Dornbusch and S.Fischer,1994,Macroeconomics,McGraw-Hill,Inc.

上一篇:货币需求 下一篇:存款创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