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305页(3615字)

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的概念。

由于人们对城市的概念和含义理解不一,因而对城市化也有着不同的解释。目前来看,下述四种意见为多数人所赞成,即: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这个过程综合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数目的增多和城市地理界限的不断扩大。”(伏中林,1988);城市化不只是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还应当包含人的思想观念与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在内。”(吴大声,1990);城市化是指整个社会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工业及其他非农业人口,分散的农业人口向城市集中和不断产生新的城市”,“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并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渗透到农村,使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杨重光、廖康玉,1984);城市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是城市和乡村在物质文明和精神建设的趋同化。

这些定义虽然强调的重点各不相同,但就其根本点来说,大致是一致的。根据这些思想,可以把城市化定义为:农业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加及其规模扩大,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扩散的过程。

早在原始公社向奴隶社会转变的时期,就出现了城市。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极其缓慢。直到公元180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产业革命的掀起,机器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才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城市,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1800~1950年,地球上的总人口增加了1.6%,而城市人口却增加了23倍。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启动,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巨大的变化必然反映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在整个世界城市发展历史程序中达到空前的水平,城市化正以某种方式和程度向世界各地扩散。

因而城市化的发展已成为一种世界现象,具有普遍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城镇规模持续扩大。

表现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有12个,预计到2000年将发展到23个。(2)城镇数量增加。世界范围内城镇数量的增加已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潮流之一。

因此城市化在农村地区的表现决定着城市化前途,而城镇数量的增加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3)城镇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

从1950年到1985年,35年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人口增加了1.9倍,达到21.1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由1950年29.1%提高到1985年的44.5%。而且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预测,到2020年,城市人口将突破50亿大关,比重增至60.6%。

城市化是整个20世纪最显着的社会现象之一。驱使城市化进程得以迅速发展的动因有以下几种意见,即:城市化主要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它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同步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形成的;城市引力和农村推力的共同作用。

“第一,大机器工业发展引起生产力提高和经济活动的集中,城镇产生了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第二,以种植业为代表的农业的发展使传统产业从业人员减少,同时也使农村加强了对工业品的消耗能力。

”(庚存,1988)在上述引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下,人口城市化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乡村人民获得城市人民等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要求。从上述几种意见中,结合前面所分析的城市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化的根本动因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城市产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由于产业革命的爆发,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城市迅速发展,规模愈来愈大。城市数量的增多,城市工业规模与城市规模的扩张,刺激了城市的商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使之对劳动力需求也愈来愈多;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则加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的产生与崛起,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到这些领域中来,与此同时,农村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游离出大量过剩的劳动力可以提供给城市,从而引起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

城市化表示的是社会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城市化有两种基本形式或两种趋势:一是集中性城市化,二是分散性城市化。

集中性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初期基本形式。由于产业革命的进行,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兴的工厂、企业及种种流通服务企事业单位的出现及其集中,于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城市成为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活动的中心。这种社会经济活动从空间上的分散状态,向空间上的集中状态发展的过程,就是集中性城市化。分散性城市化,即从城市各种功能在空间上的集中,城市功能向城郊或更远的农村地区扩散的发展过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对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作用不断扩大,在中心城市周围形成了许多中小城市,从而构成了城市带。在农村生活方式接近城市生活方式的同时,中心城市人口不断向周围地区移动,城市功能由市中心或城市向城外扩散和延伸。

城市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指标,通常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作为标准的。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超过了70%~80%,发展中国家大都只达到20%~30%,或者更多一些。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城市化水平只有10.6%,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业化带来了城市化,到196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20.7%。从60年代初至1978年,由于传统的城市化战略及相应政策的阻隔,工业化的巨大成果并未充分地反映到城市化进程上来,在此期间,城市化水平由20.7%下降至15.9%。

随着改革与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80年的19.39%上升为1996年的30%。根据世界城市化的经验和一般规律,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后,将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这也正是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城市化的加速时期。

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将影响国家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是几年来争论的中心。1980年10月,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中国城市化的战略方针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指出:“城市发展要坚持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有计划地推进我国城市化过程,并使之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这是总结了中国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了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结合中国当前实际情况提出来的,是推进中国城市化的根本指导方针。为了贯彻这一方针,依照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状况,中国城市发展的核心内容应是:城市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小城镇以及城镇和乡村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钟荣魁,1992,《城市化——人类生活大趋势》,四川人民出版社。

赞,1994,《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科学出版社。

陈彤,1993,《城市化理论·实践·政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陈敏之,1988,《城市与城市经济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农村经济与社会》编辑部编,1993,《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伏中林,1998,《城市人口集中与城市规模分布》,《财经论坛》第6期。

吴大声,1990,《中国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社会科学研究》第2期。

杨重光、廖康玉,1984,《试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经济研究》第8期。

朱林兴,1989,《关于小城镇的作用和城市化模式的思考》,《财经研究》第2期。

曹护九,1986,《谈谈农村城市化》,《农村发展研究》第2期。

陈为邦,1997,《迎接我国城市化加速期的到来》,《经济日报》9月8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