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手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380页(2094字)

也译为“有形之手”。

看不见的手的对称提法。从目前看来,看得见的手有两个层次的意思:一个是从微观管理角度而言的,另一个则是从宏观调控角度而言的。

美国着名的企业史学家小钱德勒在其名着《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一书指出,该书“要探讨的主题是:现代工商业在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方面已取代了亚当·斯密的所谓市场力量的无形的手。市场依旧是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创造者,然而现代工商企业已接管了协调流经现有生产和分配过程的产品流量的功能,以及为未来的生产和分配分派资金和人员的功能。

”(1987,P.1)小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的出现,是由于技术创新、人口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导致了更为复杂的生产和分配过程,原有市场机制不再能有效地协调这些流量,从而导致了以经理队伍迅速崛起为特征的企业管理的革命。总的来讲,他的分析是建立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之上的,侧重分析的是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以最有效的手段获得最佳的利润。

虽然他的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的发挥离不开自30年代以后兴起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政策的影响,但其分析的角度却仅仅限于从公司内部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并不涉及宏观调控的内容。与第二个层次上的含义迥异。

看得见的手第二个层次上的含义,乃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或管理的代名词,其作用是为了补救看不见的手在调节微观经济运行中的失效。由于它的出现较多地是与看得见的手对称提出的,并无较完整和准确的意义或解释,但有关宏观层次上的看得见的手的思想还是可以从方法上做如下的追溯。

较早提出从全社会角度配置资源思想的当属克思和恩格斯。他们认为,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分工进而由此必然带来的协作关系越来越复杂,这从客观上提出了要由全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来组织社会生产活动的要求。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将使这一设想变为现实。这也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最初一无例外地实行计划经济的原因。同时,一些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渐渐采用了计划或经济计划化的方式从宏观上调节经济的运行。

国内也有不少学者(李震中,1982)从这个角度分析论述计划管理和宏观管理。

本世纪30年代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国家空前的经济大危机打破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看不见的手调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1936年,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Keynes)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应运而生。

他的政府干预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下面一段话中,“因为要使消费倾向与投资引诱二者互相适应,故政府机能不能不扩大,这从19世纪政论家看来,或从当代美国理财家看来,恐怕要认为是对个人主义之极大侵犯。然而我为之辩护,认为这是惟一切实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之全部毁灭;又是必要条件,可以让私人策动力有适当运用。

”(1983,P.328)凯恩斯在对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包括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和对货币的灵活偏好)分析的基础上,推翻了传统经济学供给创造需求的理论前提,认为导致经济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经济危机和就业不充分)的原因在于包括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需求不足的“有效需求”不足。又因为自由市场经济不能自动调节以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所以他极力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后来凯恩斯的追随者们也把货币政策作为政府调节政策的重要内容。政府的调节政策目标也扩展为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个方面。

现代西方经济学也往往都把政府经济政策作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加以阐述(萨缪尔森,1985;斯蒂格利茨,1993)。国内的经济理论和实践也莫不如此。

参考文献:

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1987,《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

恩格斯,19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P.210~227;第3卷,P.297~352,P.376~443,人民出版社。

李震中主编,1982,《计划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凯恩斯,198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胡平主编,1993,《中国市场经济全书》,华文出版社。

萨缪尔森,1972,《经济学》上册,中国发展出版社。

斯蒂格利茨,1997,《经济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