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社会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535页(1240字)
又称自由社会主义。
它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计划经济加市场价格,即通过影子价格(市场价格)核算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实行奖励的办法提高经理和职工的积极性;另一种是公有制加市场经济,企业属于公有但不受政府计划控制,生产和消费受市场力量的支配。20世纪60年代的南斯拉夫、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匈牙利都实行过类似后一种的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改革起始于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导致浪费和无效率,于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运用价格机制的“市场社会主义”改革思潮。先期(20世纪40年代)它还只是一种模拟市场机制:市场社会主义=计算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了后期(60年代)则在更大的程度上利用了市场经济。
但是,如何协调公有制与市场的关系始终是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难题。一是激励-约束问题。在委托-代理关系中,资本家在企业中处于委托人的地位,具有充分的利润动机和信息判断力。与私人企业不同,社会主义企业的厂长、经理是一种代理关系,激励与约束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不同,如果生搬硬套利润动机,激励作用不但有限还会产生扭曲。因此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就无法做到与市场兼容。另一个是信息问题。
兰格(Oskar Lange)模式企图通过计算机模拟市场定价,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表面上看似乎是可行的,而实质上信息的成本不光是指的信息收集和传递的成本,更主要的是指信息源的产生是否也是具有自我激励的性质,否则它就不可能有效地给计划者提供新产品生产、新的需求和潜在消费者的信息。因此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赋予企业定价自主权(如南斯拉夫),势必会出现不完全竞争和不灵活的市场,因此在实践中就产生了不合理的企业行为。不管是哪一种类的市场社会主义都存在着两种价值体系(内部的核算体系与外部的市场体系),由于企业经理和职工具有信息上的优势,结果造成整个社会的生产与分配逐渐向他们的利益倾斜,最终达到内部人控制的程度,从而潜在的预算软约束显性化(参见“预算软约束”条目)。
市场社会主义是不彻底的改革,它的市场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不能创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它的公有制形式是低效率的,没有摆脱旧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市场社会主义初步提出了一个深刻命题,即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仍然要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这无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市场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由于各种限制没有充分展开,但市场社会主义的实践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经验教训,因此说市场社会主义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性贡献(参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目)。
参考文献:
左大培、裴小革,1996,《现代市场经济的不同类型》,经济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