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620页(1055字)

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现代化工业部门的扩展,农村劳动力逐步从传统农业中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的过程。

劳动力转移是由于现代工业部门的收入高于农村收入,因此高收入拉动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移,这是劳动力转移的拉的因素;而传统农业由于劳动边际生产率已经接近于零,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他们在农村已经创造不了收入,只能消费,因此必须转移出农业才能获得收入,这是劳动力转移的推的因素。一推,一拉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现代化工业部门。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与阿瑟·刘易斯所建造的经典的劳动力转移模型是分不开的。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概括为两大部门,一个叫作资本主义部门,一个叫作自给农业部门。

资本主义部门的劳动的边际生产率较高,而自给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低,零或负,存在着大量的隐蔽性失业。资本主义部门有较高的工资,一般说来高于农村收入的30%,因此大量农业部门的隐蔽失业的劳动力就要转移到资本主义部门。

美国学者费景汉和拉尼斯对刘易斯模型作了修正,强调了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意义,他们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包含着两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从农业经济向二元经济转变,再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认为只有提高农业生产率,农业劳动力中的一部分才能转移到非农业,农业的剩余产品也才能支持非农业的发展。

托达罗根据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出现大量贫民窟的现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了进一步的修正,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一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作出的,第二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的概率,这两者之积才是实际收入。

指出城市存在着失业,因此不能指望农业剩余劳动力都为城市的工业化所吸纳。强调了农村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是不可能的,历史条件完全不同,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中各自形成了自己转移的一些独特道路。

如亚洲四小的出口导向型的劳动力转移道路,中国进行的乡镇企业发展道路,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经验和素材。各国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都依赖于各国的基本国情,只有参考性经验,没有统一的模式。

参考文献:

陆学艺等,1997,《县级综合改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