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伊定律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639页(1850字)

西方经济学家对法国萨伊(Jean Baptiste Say,1767~1832)关于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观点的称呼。

萨伊定律形成于产业革命之后,当时出现生产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周期性地无法保证产品销路和就业的现象。这使得一些人担心生产的增长存在着某种内在的限度,而如果超过这一限度,产品就无法全部售完。除非采取某些政策措施保证有足够的收入来购买产品,否则,不可能自动地形成足够的、来吸收日益增长的工业品的需求。

萨伊旨在消除这些担心,认为任何产品,生产者除了自己消费以外,总会用它来交换所需要的其他产品,因而任何产品供给的增加,意味着对其他商品需求的增加。或者说,任何产品的生产形成了有关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而人们的收入不是用于个人消费便会用于投资;消费形成对消费品的需求,投资形成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因此,萨伊定律又可表述为:人们的收入没有被消费的部分,即储蓄起来的收入全部转化为用以扩大再生产的投资。

按照萨伊定律,个别产品可能由于不适合社会需要而无法销售,但整个商品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

对萨伊定律逐步形成作出重要贡献的是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他引用行为理论来说明人们之所以生产,只是出于他们对别的产品的需求。根据经济中预期的变化,每个人的供给等于他事先设想的需求,因而全社会根据经济中预期的变化,其供给也等于事先设想的需求。但可惜的是,詹姆斯·穆勒是引用事后分析来论证供给原本等于需求。

亚当·斯密(Adam Smith)从另一方面对萨伊定律进行研究。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说:某个商人的商品可能会供过于求,但整个国家则不会,并认为储蓄促进生产的增长。

其含义是指,储蓄函数的变动在一定收益率下的增加储蓄将导致未来生产的增长。但不用函数概念则可解释为,储蓄量的增加将会促进未来的经济增长。

李嘉图(David Ricardo)曾经评论说:萨伊已经非常满意地说明了,由于需要只受生产限制,所以,任何数额的资本在一个国家都不会得不到利润。

可见,萨伊和李嘉图以萨伊定律为基础得出的一个重要推论是:所有商品都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的。

当时,西斯蒙第(Simonde de Sismondi)、尔萨斯(Malthus)、劳德戴尔(Lauderdale)是萨伊定律的主要批评者。他们断言,会有短期的不均衡,而不是长期的停滞。本世纪,面对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推翻了萨伊定律关于宏观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就业量必然是充分就业的教义。凯恩斯假定“工资刚性”,即货币工资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不变,这不同于萨伊定律关于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这一前提。

以后,特别是后凯恩斯主义时期,关于萨伊定律的讨论,最概括的命题是商品(包括货币)供给的总值等于商品(包括货币)需求的总值,因而商品的过度供给等于是对于货币的过度需求。这一命题称之为“瓦尔拉(Walras)定律”。

假使没有对货币的过度需求,那么,总供给就等于总需求。这一命题又称之为“萨伊定律”。

当把总供给等于总需求作为均衡条件之一时,它表示均衡产量水平和不均衡产量水平都可能存在。这后一种命题称为“萨伊分定律(Say’s Equality)”。

显然,萨伊定律是有错误的。在社会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关系是复杂多变的;旨在获取利润的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有限性,也决定了萨伊定律所谓需求无限的错误,证明了资本主义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4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卢森贝,1959,《政治经济学史》,三联书店。

孙怀仁、雍文远主编,1994,《经济大辞典·政治经济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

宋承先,1994,《现代西方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重商主义 下一篇:古典经济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