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684页(3803字)

主要是指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也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后的、遵循马克思和恩格斯传统(主要是分析方法)并发展创新的经济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理论,最完整、最成熟的表述,是在经典巨着《资本论》之中。它装载着一个相对(其他经济学)独立的、在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性意义的经济理论体系。

任何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都不可能忽视它的存在和影响。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或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的是隐藏在物与物的关系后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研究的主要现实背景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演变。

其经济学的方法论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概括。不过,基本的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

首先表现为运用矛盾分析法。整个《资本论》,实质就是分析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运动。

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揭示的是在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揭示的是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揭示的是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及资本家阶级内部各个集团之间的矛盾。

其次表现为动态地历史地看待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认为它只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发展阶段,不是永恒的,会遵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而被新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理论,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在继承和发展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的劳动价值学说。坚持劳动一元价值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价值量是由劳动量来决定的;区分了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创造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是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劳动量,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劳动决定的是商品的价值而不是价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由于不同部门的资本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从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虽然使个别部门的剩余价值与利润不等,价值与生产价格不等,但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与利润总量、价值总量与生产价格总量仍然相等,生产价格只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仍然是由劳动决定的。

(2)剩余价值和剥削学说。认为剩余价值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必要劳动创造出工资,剩余劳动创造出剩余价值;自由和一无所有的劳动者的劳动力成为商品及劳动力的使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即工资,是剩余价值产生或存在的条件;剩余价值因产生途径不同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利润和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的表面形式;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是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集团之间分割后所取得的具体形态;剩余价值用于积累即资本化,意味着资本的扩大再生产;从长期看,利润率有下降趋势。既然剩余价值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就应该归劳动者所有,而事实上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就是剥削;剥削不是发生在劳动力的买卖上,而是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的使用上;剥削的根源在于资本的资本家私有制,造成劳动必然受雇于资本。(3)再生产理论。

资本必须以运动的形式存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值,才能不断地再生产;对于单个资本来说,必须按比例存在于三种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之上,并且要不断地更替自己的形式,这种循环运动还必须周而复始地进行。这就是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理论,也就是单个资本的再生产理论。

这种再生产就是要把生产的剩余价值通过流通而实现,也就是把其载体即商品卖出去,把再生产剩余价值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买回来。这显然是以流通或市场为依托的,因此,单个资本再生产理论也就是单个资本流通理论;对社会总资本来说,也同样需要再生产,也同样需要依托流通来实现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和购买重新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它要求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合理的比例,否则再生产就不能实现。

马克思把社会生产高度抽象为两个部类,如果是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交换实现即平衡的条件为:Ⅰ(v+m)=Ⅱ c,由此派生出:Ⅱ(c+v+m)=Ⅰ(v+m)+Ⅱ(v+m)和Ⅰ(c+v+m)=Ⅰc+Ⅱ c;如果要扩大再生产,就必须有相应的前提条件和平衡条件。前提条件是:Ⅰ(v+m)>Ⅱ c以及。实现平衡的条件是:ⅠⅡ(c+Δc)、Ⅰ(c+v+m)=Ⅰ和Ⅱ(c+v+m)=Ⅰ(v+Δv++Ⅱ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显然受到魁奈(Francois Quesnay) 《经济表》的影响和启发。(4)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有周期性的、以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危机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有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另一方面,工人阶级不仅相对贫困化,甚至可能绝对贫困化,资本积累也就是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贫困使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于是生产过剩为特征的危机不可避免。根本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因为资本家私有制,才会使社会生产呈无政府状态,才会使工人阶级贫困。

由于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可能消除私有制,所以经济危机不可能根本消除,以生产力的破坏为代价强制性地实现供求平衡以后,又会经过几个阶段,再次地而且周期性地发生经济危机,最后导致资本主义的总危机,即工人阶级起来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

(5)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只是一些轮廓式的描述。

在《反杜林论》和《哥达纲领批判》中有较多论述。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及由此引发的其他矛盾的激化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出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商品生产、按劳动分配(低级阶段)和按需分配(高级阶级)。主张在条件成熟时,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但是也不否认和平方式,并认为股份制是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渡形式。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实质上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认为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具体表现为:生产的集中和垄断;银行作用急剧加强,并与工业资本融合而形成为金融资本;金融寡头在经济、政治上建立起统治地位;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实行国际统治的基础,成为普遍现象;资本家垄断同盟在全世界范围形成国际卡特尔,分割了世界市场,形成“超级垄断”;各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殖民政策与金融资本密切联系。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描述,列宁结论性地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一个特殊阶段,是垄断阶段,是寄生的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准备了物质基础。

斯大林在原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也对许多理论问题有论述,集中体现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其中最富有理论价值的是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发生作用。

西方经济学界的异端学派之一——新老马克思主义学派,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一个分支,老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有保罗·斯威齐(Paul Sweezy)保罗·巴兰(Paul Baran)和森岛通夫(Michio Morishima)等。他们基本上是在维护和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批判正统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现实。

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新一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以原苏联为代表的“官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了批判,既主张社会主义公有制,又主张分散计划,反对国家计划,对社会主义模式及其改革的探索等,都是富有理论价值的。

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论”是具有重大反传统和创新意义的理论假说,现正在被实践着,如果最后能够被实践充分证实,即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能够最后建立、完善,并高效运转,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乃至整个经济学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马克思,1975,《资本论》,中共中央马列着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

恩格斯,1970,《反杜林论》,中共中央马列着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63,《哥达纲领批判》,中共中央马列着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

列宁,1959,《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级》,中共中央马列着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

斯大林,1979,《斯大林选集》(下卷),中共中央马列着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

阿萨·林德贝克,1980,《新左派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上一篇:奥地利学派 下一篇:芝加哥学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