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769页(2936字)

美国着名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库兹涅茨,在他1955年发表的论文《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中,通过对当时可能得到的有限统计资料的实证分析,首次提出了居民收入分配理论中的“倒U假说”,即“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逐渐缩小”。

在库兹涅茨看来,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过渡的长期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化动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这一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如果用曲线表示,颇像英语中倒写的“U”,故称“倒U假说”。

库兹涅茨在解释其倒U假说时,认为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逐步恶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储蓄和积累集中在少数富裕阶层,而储蓄和积累又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与经济增长并生的必然是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伴而行,而城市的居民收入比农村更不平等,因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收入分配的恶化。

库兹涅茨在解释不平等的状况由恶化转为逐步缓和的原因时,提出了三种抵消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即(1)法律干预和政治决策,如遗产税、累进所得税制和救济法的实施;(2)人口中富人的比重由于其比穷人更倾向于控制生育而下降,导致若干年后固定比重(比如20%)的最富裕阶层中有收入相对低的人口进入,从而使这一阶层的相对收入份额降低;(3)技术进步和新兴行业的不断出现,不可避免地导致来源于旧行业的财产和收入的比重在总收入中逐渐减少。

在库兹涅茨倒U理论提出以来的40余年间,西方经济学界围绕着倒U假设能否成立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争论。尽管有的经济学者宣称,倒U理论“已经获得了经济规律的力量”(参阅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1987,P.274),但仍有许多学者拒绝这一理论。

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可以举出许多反例对倒U理论进行证伪分析,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一理论本身对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格局相互作用的机理缺乏令人信服的分析,其理论内涵显得苍白无力。

如果要从统计上找出收入差别的倒U型变动规律,就必须掌握大多数国家跨度较长的时间序列资料。

然而,库兹涅茨提出倒U假说所依据的仅仅是当时可能得到的十分有限并且是十分零散的统计资料。关于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收入不平等加剧的趋势,库兹涅茨只引证了普鲁士1854~1875年的资料。

关于经济发展后期阶段收入不平等改进的趋势,库兹涅茨只引证了美、英、德等国几个收入阶层的有关数据以及普鲁士1875~1913年的资料。这些资料虽然大体上支持了库兹涅茨倒U假说,但却带有偶然性。

而且,普鲁士1875~1913年的资料并没有支持他的观点,因为不平等的变动呈现了加剧的趋势。虽然库兹涅茨在后来1963年的一篇论文中用18个国家的统计资料再次证实了“倒U型假说”,而且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W.A.Lewis)在他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中,也得出了同库兹涅茨一致的看法,但是仍然不能证明“倒U假说”具有普遍意义。

人们可以举出大量的事实来证明倒U假说的非真实性。

最典型的例子是被称为亚洲“四小”的韩国、新加坡、台湾省和香港等四个新兴工业国(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在“四小龙”工业化初期的经济腾飞期间,收入不平等的程度都有所改进,而不是恶化了。其中,台湾堪称为公平增长的典型。

从50~70年代,台湾经济迅速增长,人均GNP从1964年的500多美元上升到1974年的1000多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6.6%,而收入不平等却一直在下降,基尼系数从1953年的0.57下降到1972年的0.29。台湾经济公平增长的事实为否定库兹涅茨倒U理论的普遍意义提供了成功的反例。

实际上,亚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过程都没有遵循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假说。另外,日、美和欧洲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期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趋势也没有按照“倒U假说”所描述的那样逐渐缩小,相反却出现了扩大的趋势。

根据日本厚生省的《所得再分配调查》,日本家庭在1980~1989年期间,税前收入的基尼系数从0.35上升到0.43,税后收入的基尼系数从0.33上升到0.42(石川经夫,1994),两者都上升了近10%。美国在1979~1989年期间从0.37上升到0.40,英国1981~1988年期间从0.28上升到0.35,加拿大1981~1988年期间从0.395上升到0.404(A.B.Atkinson,1993)。

这些反例说明,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同经济发展阶段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中国的一些学者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决定和影响收入分配差距变动的因素是极为复杂的,不能仅从经济发展水平或人均GNP的高低变动来解释居民收入分配的格局。社会制度以及具体的分配制度、经济体制和政府的再分配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是决定分配格局的更为直接和现实的因素。从整体上说,影响和决定收入差距动态过程的,有两种作用相反的力量。

一是在市场竞争和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推动收入差距扩大的内在力量。它以机会均等为原则,注重竞争中的经济公平,承认不同等的能力和条件是天赋的特权。另一种是以政府的宏观收入分配调节政策为代表的、凌驾于市场之上的抑制和缩小收入差距的外在的力量。它是由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民族文化的传统、社会价值观念,以及执政党的政治思想倾向和具体的制度安排等因素决定的。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是否呈现出倒U型轨迹,主要取决于上述两种力量的对比。前一种力量在任何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因此,收入差距是否持续扩大,关键在于政府执行的宏观收入分配政策及制度安排的完善程度。即使是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只要政府部门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宏观收入调节政策和具体的实施制度,居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也未必一定会呈现出持续恶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Kuznets,1955,Economic Growth and Inequ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45,No.1,March,P.18.

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第25届年会论文集(1984年),1987,《发展经济学的新格局》,经济科学出版社。

杰拉尔德·迈耶,1984,《经济发展中的主导问题》,津大学出版社。

A·刘易斯,1988,《发展计划:经济政策的本质》,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陈宗胜,1991,《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三联书店。

纪玉山,1997,《库兹涅茨倒U理论质疑》,《社会科学战线》第3期。

上一篇:筱原基准 下一篇:长波理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