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革命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786页(3979字)

凯恩斯(Keynes,John Maynard)是20世纪最着名的西方经济学家之一。

他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一书,该书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凯恩斯在这本书中,摈弃了被古典经济学视为金科玉律的“萨伊定律”(Say’s Law),推翻了传统经济学关于宏观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就业量必然是充分就业的教义,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

凯恩斯的学说相对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来说,在假设前提、理论结构和政策主张等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经济学说史上,凯恩斯经济学说的产生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在《通论》出版之前,几乎所有的古典经济学家都信奉“供给能创造出自己的需求”的萨伊定律,否认存在普遍意义上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古典经济学的全部理论是建立在价格弹性和充分就业两个基本假定之上的。这两个假定的基础由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而发生了动摇。传统经济学由于既难以从理论上解释大萧条又开不出摆脱经济衰退的药方而陷入困境。

西方世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理论,它不但能对经济危机作出新的理论解释,而且还要提供解决萧条的药方。

凯恩斯在《通论》中所阐述的有效需求原理和以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管理方案正好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从而受到西方各国的青睐。在二次大战后的一个时期内,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促进西方战后经济复苏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此而言,凯恩斯达到了从理论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避免现行经济形态之全部毁灭”(Keynes,1936,P.323)的目的。

“凯恩斯革命”在以下几个方面突破了传统古典经济学的限制,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突破了古典的充分就业均衡理论。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以萨伊定律为核心提出了充分就业的假说,根据这一假说,市场可以通过价格的调节而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把资源利用问题排除在宏观经济研究的范围之外。

凯恩斯批判了萨伊定律,承认资本主义社会中非自愿性失业的存在,从而把资源利用问题纳入宏观经济研究之中。

改变了传统经济学将物价稳定作为宏观经济运行首要目标的做法,代之以充分就业和实现经济增长。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这是由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偏好”三大心理因素决定的。

他认为,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条件下,由市场调节实现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社会,非自愿失业一般是长期存在的,而且单纯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是难以消灭的。

只有在国家积极干预的条件下,通过刺激有效需求,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2)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决定总产量与总就业量,他用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来说明有效需求的决定。在此基础上,他论述了如何将整个经济的均衡描述为一组方程式,如何通过验证方程组参数的变动对解方程组的影响来得出比较静态的结果。

换言之,他运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关系来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他宏观经济问题,从而为现代宏观经济学提供了基本分析方法。与在《通论》之前出版的《货币论》不同的是,凯恩斯在《通论》中没有试图用一个正式的数学模式来描述构成该书中心思想的就业理论。而在《货币论》中,凯恩斯用了整整一章(第20章)来建立他的“信用周期纯理论”的数学模型。对这种变化,凯恩斯在《通论》中是这样解释的:“用符号一类虚假的数学方法把一组经济分析变成公式……会使得作者在神气十足但却毫无用途的符号迷阵中,看不见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相互依存性”(Keynes,1936,P.297~298)。

从中不难发现,凯恩斯对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所起作用的认识是矛盾的。将凯恩斯的就业理论用数学模型来表述的任务是由希克斯(Hiks,John R,1937)完成的,但希克斯构造的模型是否准确地表述了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学术界存有不同看法,希克斯本人前后也有不同的观点。

但克拉克(C1ark,C.,1937)和库兹涅茨(Kuznets,S.,1934)对国民收入测算方法方面的理论却使《通论》在学术界的影响得以深化,因为这些方法使《通论》中使用的范畴、所论述的函数之间的联系的经验估计和政策的实际应用,有可能通过数量关系来表述(Patinkin,P.,1976)。

(3)提出了对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进行融合的货币理论体系。传统古典经济学把经济分成实物部分和货币部分。实物经济研究实际变量(产量等)的变动与决定,货币部分分析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这就是所谓的“二分法”。凯恩斯批判了这种分析方法。在《通论》中,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人们只能根据现在的知识预测未来的变化。

因此,如何有效地沟通现在和未来是至关重要的。而货币最重要特征就在于它能巧妙地连接现在与未来。

凯恩斯通过他所谓的“流动偏好”的分析,把传统的价值论的研究主题从单纯的实际变量的决定转向了货币对利率、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从而把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结合在一起,成为统一的经济理论体系。

(4)明确地提出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主张。传统经济学是以自由放任为特征的,“凯恩斯革命”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强调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凯恩斯在《通论》中论证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以财政政策为主辅之以货币政策的需求管理方案,确立了干预所要达到的首要目标是充分就业。

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以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

(5)建立了以总需求为主、以国民收入决定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凯恩斯之前的宏观经济学是以总供给分析为中心的。凯恩斯在《通论》中采用的是短期分析,即假定固定资本、技术、资源等是既定的,从而总供给不变。在此前提下分析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并以总需求不足来解释失业的存在。在进行总需求分析时,又把总需求分解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相应地提出了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论述了储蓄、投资、货币需求与供给、利息率或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和国民收入决定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

由以上所述,不难看出凯恩斯分析方法上的两个特点:首先,他强调收入效应在决定总产出和总就业中的作用,而贬低价格效应的作用。这与《通论》中贯彻始终的分析法是一致的。

“凯恩斯革命”在理论上最重要的成果是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而这个原理与价格机制完全无关,它只反映投资与产出之间的一种联系。

因此,乘数分析的作用,很容易从简单的投资模型扩大到一般包括财政和贸易收支的“投入一产出”的分析中,如新古典综合派所做的那样,推导出一组凯恩斯主义的投入和产出模型。

其次,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中没有能够保证产出水平和充分就业相一致的这种调节机制。在决策方面,他往往强调国家的干预作用,借助于国家干预实现总支出水平与充分就业水平的相一致。由此自然会引出凯恩斯否认市场机制能够保证有效配置资源的结论。但事实并非这样简单,凯恩斯指出:“假如我们的中央控制成功地使总产出量尽可能地达到充分就业点,那么,从这点开始,古典理论又开始复活了”(Keynes,1936,P.378)。

凯恩斯并没有否认新古典理论的价值观和分配论。凯恩斯在否认价格机制是保证充分利用一切可获生产要素的有效手段的同时,又认为它是分配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这个矛盾在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凯恩斯革命”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大厦,但并未将之建立在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上。

所以,凯恩斯主义并没有完全取代新古典经济学,后者在微观经济和厂商理论中坚持了自由主义经济学观点。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教科书通常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综合。

参考文献:

Clark,C.,1937,National Income and Outlay,London:Macmillan Press.

Hicks,J.R.,1937,Mr.Keynes and The’lassics’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Econometrica 5,April 147-9.

凯恩斯,196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

Kuznets,S,1934,Gross Capital Formation 1919-1933,New York,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Bulletin No.52

Patinkin D.,1976,Keynes and Economy: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acroeconomic Revolutions of The Interwar Period,Econometrica 44,November,1091-123

克莱因,1980,《凯恩斯革命》,商务印书馆。

汉森,1963,《凯恩斯学说指南》,商务印书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