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布鲁,杰拉德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942页(3475字)

【生卒】:1921~

【介绍】:

美国经济学家,198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出生于法国加莱。1941~1944年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46年获巴黎大学数学学位;1956年获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曾于1944~1945年在法国军队中服役;1946~1948年担任巴黎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1948年以洛克菲勒基金会会员身份访问美国、瑞典、挪威。

1950~1955年担任设在芝加哥大学内的考尔斯委员会(Cowles Commission)的副研究员;并于1955年随考尔斯委员会迁至耶鲁大学并担任耶鲁大学副教授至1961年;1962年后任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并于1975年后任该校数学系教授。1975年加入美国国籍。1971年任经济计量学协会会长;1976年获“法国荣誉军团骑士”称号;1990年任美国经济学协会会长。由于他在一般均衡理论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而荣获198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德布鲁的主要着作包括:《价值论:经济均衡原理分析》(“Theory of Value:An Axiomatic Analysis of Economic Equilibrium”,1959);《数理经济学》(“Mathematical Economiics:Twenty Papers of Gerard Debreu”,1983)。重要论文包括:《关于社会均衡存在的原理》(“A Social Equilibrium Existence Theorem”,1953);《竞争经济中的均衡存在》(“Existence of an Equilibrium for a Competitive Economy”,with K.J.Arrow,1954,与阿罗合着);《经济核心有限定理》(“A Limit Theorem on the Core of an Economy”, with H.Scarf,1963,与斯卡夫合着);《平滑偏好》(“Smooth Preferences”,1972)等。

德布鲁是现代数理经济学的着名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发展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的拓扑学和集合理论基础,引起了经济理论研究的一场革命。

德布鲁的工作不仅是对数理经济学的贡献,而且也是对整个经济科学的贡献。事实上,由德布鲁等人首倡的一般均衡分析领域已被用为当代微观经济理论的统一构架。

德布鲁的作品虽然不多,但每一篇均是绝妙之作。尤其是1959年出版的经典着作《价值论:经济均衡原理分析》,被公认为本世纪西方经济学的经典作品之一。该书标志着经济学家们在数学分析精确化上至今所能达到的最高阶段;通过使用集合论和拓扑学,而不是微积分和矩阵代数,他成功地以最经济和最精确的方法重新阐述了竞争价格理论的传统结论。我们可以把德布鲁的着作分为数理方法、效用和需求理论、均衡理论、核心理论、福利理论等五个部分来进行概括。

1.数理方法 在数理方法上,德布鲁主要是阐述那些在经济理论方面已证明行之有效的数学技巧,推广并总结那些有应用前景的结论。他早期关于“二次式”和“非负矩阵”的着作提供了一些以前难以企及的定理和论点,这些都已成为经济学广泛利用的工具,并使我们更深入、全面地了解经济问题。

后期他在“对应”上的研究更为深刻,特别是他从测度理论传统的作图法中总结出建立多值函数的方法,从而为经济学发展了一套新的分析工具。

2.效用和需求理论 在学术生涯中,德布鲁为效用和需求理论倾注了大量精力。他早期一篇论述偏好序列与效用表述关系的文章被公认为经典文献。在德布鲁之前,一些作者隐含地假定,几乎所有的理性偏好序列都可以用效用函数来描述,但正是德布鲁划分了“理性”和“非理性”的边界。

此后德布鲁为预期效用理论的建立作出了贡献,他阐明了预期效用和其他效用基数化的关系。1960年,他提出当一个偏好序列以附加效用函数表示时所必须拥有的基本的拓扑条件,这一公式必须被认为是对早期可微条件的显着改进。

在后来的着作中,德布鲁又考察了均衡分析中效用和需求理论的基础问题。例如他研究了在大型经济中偏好可能采取的显示方式以及关于消费者拥有“相似偏好”这一观念的精确数学表达式。

与先前的工作一脉相承,德布鲁在关于《平滑偏好》一文中设计了各种平滑和效用函数可微性以及无差异表面和效用函数之间的精确的数学关系。

3.均衡分析 均衡理论是德布鲁感兴趣最早、最久的问题,这一问题实际上与德布鲁密不可分。《关于社会均衡存在的原理》(1953)是一篇论述均衡存在最有价值的文章,该文广泛应用了不动点原理。德布鲁所考虑的那种均衡正是我们今天认为的纳什均衡的概括。德布鲁清楚地说明了保证社会均衡存在的条件,从而为我们分析许多博弈理论问题和经济模型提供了最有效和最强有力的方法。

此外,该文较早将不动点原理应用在均衡理论中,为他与阿罗(K.Arrow)合作的一篇开创性文章《竞争经济中的均衡存在》打下了基础。

该文为一般均衡分析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框架,有力地证明了均衡的存在。德布鲁另一感兴趣的问题是均衡的惟一性的证明。

他假定经济均衡的价格向量在局部是惟一的。这就是说,给定任何均衡价格向量p*,将存在一个不含任何其他均衡价格的p*的邻域向量。

这一假设可产生几个有趣的结论。首先,它明确表示均衡是有限的;其次,作一定的技术假设后,均衡的数量为奇数;其三,这一结果可以被用来判断市场经济的比较静态分析或动态考察是否正确。

为了证明这一假设,德布鲁不得不将微分拓扑学的技巧引入数理经济学。这些技巧在解答诸如一般均衡问题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然,德布鲁有关一般均衡最完整的表述体现在其名着《价值论:经济均衡原理分析》一书中。

4.核心理论 德布鲁曾将博弈论的“核心”(Core)的概念应用到经济分析中。

如果不存在一组通过退出和进行内部交易能增大自己份额的行为者,资源配置便认为达到了经济核心。很容易证明所有的竞争性均衡达到的配置都在经济核心上,但是,经济核心可能包含其他一些配置。按照博弈原理的解释,市场均衡仅是一些一般交易博弈的一种可能均衡,而绝不是一种特别的均衡,其他结果也可能出现。德布鲁和斯卡夫在《经济核心有限定理》一文中表明,当经济变得规模无限大时,经济核心和竞争均衡在极限上是一致的。

以后,德布鲁又创立了一个公式,认为核心向竞争均衡逼近的速度为1/n,n表示经济中行为者的数目。

5.福利经济学 德布鲁利用他自己创立的“资源利用程度”这一测量指标分析了因为税收和补贴引起的“超额损失”(deadweigh loss)这一传统问题,尽管他的方法在应用收益-成本分析的领域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但近来重新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兴趣,他建立的关于资源利用的测量指标有可能被重新应用。

德布鲁以明了的方式设计了在价格体制下最大化配置和帕累托效率配置之间的关系,他用数学中的分离的超平面原理来建立两者之间的等量关系,成为应用这一方法的最早经济学家之一,同时也说明他对福利经济学定理早就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了。

参考文献:

陈长源等编,1988,《当代外国着名经济学家续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宏昌、林少宫编译,1997,《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978~198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伯纳德·卡茨编,199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传记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克·布劳格,1992,《20世纪百名经济学巨匠》,中国经济出版社。

Hal R.Varian,1984,Gerard Debreu’s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s,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6(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