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心脏病学词典

导管射频电流消融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心脏病学词典》第38页(910字)

用高频交流电作为能源的导管消融术,常简称为射频消融。

1985年美国医生Huang等首先建立了射频电流消融房室交界区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闭胸式动物模型。1987年射频电流首次用于临床的导管消融进行心律失常治疗,此后数年内得到了极其迅速的发展。目前,射频消融已成为预激综合征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常见心律失常根治性治疗的首选手段。

1991年我国胡大一等学者开始较大规模地开展射频电流导管消融旁道和房室结射频电流改良术根治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并向全国推广应用。目前国内能开展这一治疗的医院已超过50所。至1994年底,国内治疗例数最多的胡大一小组已治疗预激综合征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1000例以上,成功率达世界先进水平。

供临床使用的产品化射频电流发射仪发放500或750KHz的非调制性连续正弦波,单极输出。由于射频电流导管消融的损伤范围小,放电时命中靶位置的机率亦小,故对导管定位要求很高,增加了手术的技术难度。

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对合理地增大射频消融损伤范围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可弯曲大头电极(电极长4mm,表标面积27mm2)导管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成功率。

射频电流消融术的优点有:①不产生气压伤;②几无疼痛,不需全身麻醉;③放电时不产生电弧,可保持导管电极完整性,导管可多次反复使用;④产生的损伤均匀一致,无致心律失常作用;⑤经导管放电时不影响心内电图的记录。鉴于上述种种优点,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基本上已取代了直流电消融,多数情况下取代了抗心动过速起搏和外科手术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适应症有:①射频消融切断旁道;②射频消融房室结改良术;③射频消融房室交界区阻断房室传导;④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⑤房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的消融治疗。其中,旁道消融术和房室结改良术应用最多,积累的经验最丰富,成功率最高。右侧旁道的消融因标测困难及导管接触不易稳定,尚有一定难度。标测技术的提高及导管设计上的改进,可望达到更满意的结果。

射频电流消融的并发症虽较直流电消融少得多,但毕竟仍可发生,主要与导管操作有关,故应强调专业人员训练和配备必需设备的重要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