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书籍:心脏病学词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心脏病学词典》第134页(605字)
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类型。
亦称梗阻性心肌病(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亦有称为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idiopathic hypetrophic subaortic stenosis)。目前病因不明,认为与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病理特征为非对称性心肌肥厚,主要累及左心室,偶尔发生于右心室,以室间隔上部或中部增厚最甚,多向左心室腔凸出,使心腔变小,加上二尖瓣在收缩期向前移动与肥厚的室间隔相接近,形成左心室流出道狭窄,造成流出道与主动脉间压力阶差,同时产生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表现多数有运动后气急、乏力、心悸或心前区痛、头昏、心力衰竭,可突发晕厥或猝死。有时无症状。胸骨左缘3~5肋间可听到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激发试验,如运动、直立、Valsalva动作、洋地黄、硝酸甘油、β-受体兴奋剂使杂音增强;蹲位、普萘洛尔、血管收缩剂,如新福林等使杂音减弱。
常有第4心音,双峰脉。心电图及X线检查同肥厚型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示舒张期室间隔厚度≥15mm,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1.3mm,收缩期二尖瓣向前移动。心导管示左心室流出道两侧存在压力阶差,左心室舒张压及左心房压升高。治疗应限制重体力活动,药物常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对症治疗。梗阻严重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肥厚室间隔心肌纵行切开术或部分切除术(参见肥厚性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