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除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心脏病学词典》第152页(1067字)
早搏或快速起搏所产生的动作电位伴有的继发性电位震荡。
当后除极电位的振幅高达阈电位时,则可能引发一次或一系列动作电位,是引起异位心律失常的重要机理之一。此机理称为触发活动(triggered activety)。此类心律失常可由于后除极电位不够高,达不到阈电位,或由于适时地一次激动,打破了原有后除极发生的条件而被迫中止。根据后除极在动作电位时相中出现的早、晚,可分为早期后除极(early after depotarization)和延迟后除极(delayed after depotarization)2类。
早期后除极:常发生于动作电位第2相平台期或第3相早期,大致相当于心电图中S-T段终末或T波起始部。此时触发活动主要是由钙离子内流引起。
凡影响动作电位第3相复极,使动作电位滞留在平台期的因素均可促发早期后除极,如酸中毒、缺血、缺氧、低血钾、高血钙、心肌纤维损伤、β-阻滞剂和普鲁卡因酰胺中毒等。早期后除极引起心律失常的特征为:①被触发的早搏(或心动过速)的联律间期极短(0.20~0.30秒),多发生于S-T段终末或T波起始部;②如条件不变,触发激动的联律间期相对恒定,可形成二联律;③基础的心率减慢有利于早期后除极的触发活动,超速刺激可抑制其发生;④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可呈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频率极快,但基本心律的Q-T间期正常;⑤心动过速可自行中止,中止前有频率逐渐减慢的现象,但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可伴短暂晕厥;⑥阿托品可使发作时间延长,β-阻滞剂、Ⅰ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治疗无效,而异搏定治疗有效。
延迟后除极是在心肌细胞复极完成或接近完成时,膜电位不稳定而呈振荡性变化所引发的除极活动。此时触发活动主要由钠离子内流所引起,凡能引起心肌细胞内钙超负荷,继之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明显增加的因素,均可引起延迟后除极,如洋地黄中毒、低血钾、高血钙、儿茶酚胺增高、膜电位降低、超速起搏等。
延迟后除极引起的心律失常特征为:①早搏或心动过速的联律间期较长,心律失常出现于心脏舒张晚期,即T波结束后;②洋地黄中毒或儿茶酚胺增高引起的触发活动常能自行中止,中止前可有心率逐渐减慢现象,其心动过速持续时间与洋地黄中毒程度有关,中毒愈重,持续时间愈长;③心率加快有利于心肌细胞内钙积聚,因此,在一次触发活动后,随后的延迟除极振幅更大,从而可导致一连串触发活动,表现为异位的心动过速;④超速起搏较程序刺激更易诱发,也可中止这一触发活动;⑤钙拮抗剂治疗有效,Ⅰ类抗心律失常药治疗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