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危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第105页(323字)

也称“货币信用危机”。

资本主义货币流通领域和信用领域中出现的剧烈动荡和混乱。主要表现是:现金奇缺,银行挤兑,信贷利率急剧提高,信用极度紧张,借款人无力还债,有价证券价格暴跌,大批银行和企业倒闭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信用危机通常是在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基础上爆发的,同时又反过来使经济危机加深。

此外,战争、政治动乱、自然灾害等原因,也有诱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但由这些特殊原因引起的信用危机不具有周期性,而且涉及的范围也较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资产阶级政府经常运用货币信用作为“反危机”和干预经济生活的手段,结果加剧了货币信用领域里的混乱,信用危机往往成了经济危机的加速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