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区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第645页(413字)

美国经济学家阿利伯(R·Z·Aliber)提出的利用货币因素解释美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理论。

他认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有以各种通货定值的债券。债券持有人承担该货币贬值的风险。

因此该债券的利率必须反映该通货的预期贬值率,即必须包括一项通货贴水(Currency Premium)以补偿债券持有人的汇率风险。世界各国,有的货币坚挺,有的疲软。

货币坚挺国家,如美国,其企业由于本国通货的贴水低而具有一些有利因素。美国企业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或当地市场以较低的利率筹集资金,为公司在当地的投资支付资本。阿利伯认为,美元在战后的相对优势地位是促使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统一的通货区,汇率风险和通货贴水的差异不复存在。

这时利用区位理论便可以解释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但是,这一理论很难解释70年代后美元地位不断下降条件下,美国企业仍在扩大对外直接投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