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利亚什基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20世纪外国文学辞典》第223页(417字)

【生卒】:1914~

【介绍】:

保加利亚作家。

生于农民家庭。当过小职员。参加过反法西斯斗争。解放后主编《火焰》、《现代人》等杂志,并任作家协会副主席。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创作受西欧现代派影响,长篇小说《西尔维齐亚的堂吉诃德》(1936)、《死刑》(1940)揭露资产阶级社会的虚伪道德;《新月》(1944)、《雪地上的足迹》(1946),反映反法西斯斗争。

40年代末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了表现农村生活和矛盾的长篇小说《农业机器站》(1950)、《金毛》(1958)、《维德罗沃村》(1959)等。长篇小说《爱情》(1955)描写30~40年代保加利亚青年的觉醒;《我们生活中的七天》(1964)和《带桃花心木楼梯的房子》(1975)反映现代人的精神面貌。

还着有长篇小说《亚科夫和魔鬼》(1981)、剧本《诺言》(1950)及多种科学幻想和惊险小说。

曾4次获季米特洛夫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