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20世纪外国文学辞典》第314页(769字)

【生卒】:1866~1944

【介绍】:

法国作家。

生于巴黎附近的克拉姆西镇。1889年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历史系毕业后到罗的法国考古学校进修。1895年获艺术博士学位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学创作,兼写音乐评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移居瑞士,坚持反战立场。30年代与巴比塞等进步作家组织反对法西斯的国际性群众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沦陷的法国闭门着书,直至巴黎光复。代表作10卷长篇巨着《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描写一个有才华的音乐家的一生,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作品,博得世界声誉。第二部巨着《母与子》(又译《欣悦的灵魂》,7卷,1922~1933),叙述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其他小说还有《哥拉·布勒尼翁》(1918)、《皮埃尔和吕丝》(1920)及《格莱昂波》(1920)。

还写有21部剧本,发表过3组:《大革命剧》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1902)、《爱情与死亡的搏斗》(1925)及《罗伯斯庇尔》(1939)等8部剧本;《信仰的悲剧集》包括《圣路易》(1897)、《艾尔特》(1898)和《失败者》(1898);反战剧包括《总有一天》(1903)和《里吕里》(1919)。1903年发表《贝多芬传》,蜚声文坛。接着又撰写了《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甘地传》(1923)等一系列名人传记。

还写有文学评论集《旅伴》(1936),政论集《超乎混战之上》(1915)、《战斗十五年》(1935),回忆录《内心旅程》(1942)、《贝玑》(1944),音乐理论与音乐史着作《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7卷,1928~1943)等。191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15)。

上一篇:罗曼 下一篇:20世纪外国文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