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均力敌
书籍:中华成语大词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华成语大词典》第1030页(320字)
势:势力。
均:一样。力:力量。
敌:匹敌、相当。
阵势一样,力量相当。
比喻不分高下。(宋)朱熹《论语·公山弗扰章》:“只是当时元国如此强盛,各自抬举得个身已如此大了,势均力敌。”(宋)司马光《乞裁断政事札子》:“群臣有所见不同,势均力敌,莫能相一者,伏望陛下特留圣意,审察是非。”(现代)鲁迅《阿Q正传》五:“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不足齿数的,但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所以便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也作“力敌势均”、“力均势敌”。(南朝·梁)沈约《宋书·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唐)令狐德菜等《周书·乐逊传》:“唯德可以庇民,非恃强也。夫力均势敌,则进德者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