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类比型系统理论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126页(951字)

贝塔朗菲从理论生物学角度出发,总结了人类系统思想,并基于对系统结构性质的研究,运用类比同构的思想方法,建立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原是一个理论生物学家,他早在20年代从事理论生物学研究中,就提出了生物学中的有机概念,强调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后来把协调、秩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并概括了机体论发展的成就,提出了系统观点,开放观点、动态观点、等级观点,从而创立了一般系统论。1945年他又发表一般系统论的创立宣言《关于一般系统论》一文。

贝塔朗菲具有良好的哲学素养,他并不把自己的视野限制在狭隘的理论生物学里,他认为,一般系统论要研究各种系统的一般方面、一致性和同型性,要阐述和导出适用于一般化系统或其子系统的模型、原理和规律。

他认识到尽管系统的基体可能各各迥异,但其元素之间的关系(或结构)则往往相同,不同的系统可以用形式上完全相同的微分方程来描述其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

贝塔朗菲正是基于这种结构同型性,运用类比方法,建立起他的逻辑——数学系统理论的。他主要研究了一般系统的三个方面的特性:

(1)系统性 认为一切有机体都是在时空上有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从作为一个有机体生物体中分析出来的部分,同整体中的部分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生物体的各部分离开整体是不能存在的。进一步阐发了亚里士多德“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命题,科学地确立了系统概念。

(2)动态性 认为一切生命现象都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活的东西的基本特征是组织。

系统组织在运动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主张从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说明系统的特性。

(3)层次性 认为各种有机体都按严格的等级组织起来,系统是分层次的。整个自然界犹如一座巨大的建筑物,其中各层系统逐级组合,成为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庞大的系统。

传统方法由于只是对各部分各过程进行研究,遗漏了协调各部分和各过程的信息,因而不能完整地描述活的现象,不能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功能。

上一篇:突变论 下一篇:方法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