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推法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168页(706字)
把现有的科学结论或结果推广到该领域以外的未知领域中去。
它是猜想的方法之一。也可以说是类比推理的一种特殊应用。
外推法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可将实验公式进行外推。
科学家科普宁指出:“在概括实验所提供的材料时,研究者就对实验结果进行外推、推出一些该实验未直接证明的结论。”当经过测定得出实验公式y=f(X)以后,我们往往在所测定的x的范围以外来使用y=f(X)。
比如在X1≤X≤X2内测定出X和y的这一关系式,但我们经常外推出X和y的这种关系也存在于y=f(x)的延伸线上。例如,对应于X’(X′≥X2)的y值y’,也把它推断为:y’=f(x’),而这种推理常常有效。(2)将实验室的局限通过外推来加以补充。
例如,在天体物理学中,科学家们经常将地球上物理实验室中小范围内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宇宙范围内去,并用进一步的观测来验证外推的结论。(3)利用类比进行外推。例如,1838年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提出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
1939年,从事动物胚胎、组织研究工作的另一位德国生物学家施旺,提出动物及一切有机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4)推广过渡法。例如,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后,爱因斯坦将这一概念推广,引入光量子的概念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从而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特征。玻尔也将量子概念引入原子模型,提出玻尔模型。
克劳胥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出了热寂说等等。
尽管外推法所得出的结论是或然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它对开拓思路、启发创造性思维是有很大帮助的。
上一篇: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方法
下一篇:生态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