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语义区分法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396页(1506字)

用以度量传播过程中,授予某种音响、符号-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文字)、图画、音乐等等意义时难以捉摸的那些特点的方法。

该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传播研究所提出的,创始人有查尔斯·奥斯古德和珀西·坦南鲍姆。

该法的原理如下:设想一个“语义空间”,其起点在于它的中心,完全不代表任何意义。

文字和概念置于空间的各个点。此空间中的某点距离无意义的中心愈远,此字或概念的含义就愈丰富。

语义空间中心点至表明某字的那个点之间的直线,为语义空间的矢量。矢量愈长,字的含义就愈丰富。

从语义空间中心划出的矢量方向表明字的“语义素质”。置于一个语义空间中的任何两个概念之间的距离,表明了这些概念对于某些受传者是如何地相似或相异。如下

Ⅰ、Ⅱ、Ⅲ=语义空间的维数(坐标)

O=语义空间的起点(无意义)

P=语义空间的一个点(一个概念的落位)

V=语义空间的一个矢量(概念含义的深度)

DⅠ、DⅡ、DⅢ=在语义空间中用三种维数测出某点与起点之间的距离

当为某个概念建立语义区分时,首先要从研究的群体中选取抽样对象,问这些对象当提及该概念时,他们心中即出现哪个或哪些形容词,然后再将被提及次数最多的形容词和这些词的反义词一起排成一张分数表。这样,就可以用分数求得置于语义空间中的这个概念的得分。紧接着要将这些分数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因素分析,以判断出正在用来测量的不同尺度中为数较少的、最为基本的因素。电子计算机提供一份因素矩阵,把种种因素排列成栏,矩阵里的数字可以表明每一个原始测量数据与最初构成每一个假设变数之间的相关性,这些数字称为负荷。

语义区分法的研究通常就是提出最后因素负荷,以便读者自己作出对因素的解释和评价。由于对每个因素的解释都是主观的估价往往因人而异,加之有关各种概念的因素关系是很不稳定的,所以,运用语义区分法测定概念有一定难度。

语义区分法在传播学中很早就应用于媒介研究,成为在测量受传者对媒介态度方面易于应用,便于分析的方法。1959年冬,斯克里普斯-霍华德研究部门主持了一项比较美国十大城市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形象的实地调查,此研究工作有550位对象,他们每人都根据24项语义区分尺度对这四种媒介作出评价与分析。

1960年,杰克·莱尔(Jack Lyle)公布了他在斯坦福将语义区分法用于报纸研究的发现。他认为,通过运用20个尺度的语义区分,报纸发行人可以了解到读者对报纸的态度,了解在公众眼中,报纸哪方面强、哪方面弱。

而将按政治、宗教、种族分成不同类别的读者的打分加以比较,就可以得知不同群体对报纸的不同看法。另外,1971年,约翰·默温,(John Merwin)还利用语义区分法研究了议员对本地报纸关于议会报道与本地电视关于议会报道的评价。

语义区分法的创始人查尔斯·奥斯古德曾表示过一个愿望,即语义区分能证实不同的文化共享着一种语义框架。采用这种方法,将会对国际间的传通与了解作出贡献。虽然目前此法的研究还未达到这一境地,但是,这正是众多研究者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神似法 下一篇:语义学方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