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等韵图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405页(671字)

我国古代用来表示语言系统的一种图表。

东汉末年产生了用两个字反切给一个字注音的方法。依据反切的同异,把大量汉字按不同的韵分类编排出来,就成了韵书。韵书注重表现韵和声调,对于声母、韵母中的介音都未从类别上标示出来,对声韵调的配合体系更无涉及。等韵图弥补了韵书这种不足。

按韵书的反切分图列字,把字归到声、韵、调、等的不同表格中,就成了韵图。如《韵镜》内转第一开:

表中“唇舌牙齿喉”等表示声母的发音部位,“清”、“浊”、“次清”、“清浊”等表示声母的发音方法。

这里没有直接列出声母的代表字,实际是按36字母排的,如唇音一四等是“帮滂并明”,二三等是“非敷奉微”。左边的“东董送屋”表示东部的平上去入四声。

每韵中横排四行,从上到下分别表明一二三四等。

圆圈表示有音无字或无此音节。

一般认为,等韵图创自唐宋,是研究佛经的人受了梵语拼音表“悉昙章”的影响而发明的。对古人来说,等韵图主要是帮助运用反切辨明音值;对后人来说,则是认识古代语音系统的重要凭借。

人们不仅可以借助它了解它所代表的韵书的音系,而且可以通过它对声韵调各要素的安排和处理,看出语音在历史上的演变迹象。通过不同时代韵图的比较,更能看出语音演变的过程。

由于语音演变都是在一定的语音条件下实现的,所以韵图甚至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上古音系的某些问题。

上一篇:集体传记法 下一篇:普赖斯曲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