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657页(915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到本世纪50年代直到现在仍风靡于欧洲、日本、印度、秘鲁等国家。
存在主义包括基督教存在主义和无神论存在主义两个体系。第一个体系的创始人,是丹麦的克尔凯戈尔(1889-185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1889-1976)和雅贝尔斯(1883-1969),将克尔凯戈尔的生存概念和德国的胡塞尔(1859-1938)的现象学加以改造融合,建立了存在主义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存在主义传到了法国,由马塞尔(1889-1973)、萨特(1905-1980)、加缪(1913-1960)等人将其发展,并且付之这文艺创作中去,使存在主义既是哲学派别,又是艺术流派。
法国哲学家和剧作家加布里埃尔·马塞尔创建的基督教存在主义文学,表现了超验的、神秘的宗教色彩,着重刻划人的灵魂与肉体的矛盾冲突和灵魂的再现,在绝望时祈求上帝的恩典。然而,他不仅没有太多的追随者,还受到了基督教会的抵制,所以没有产生大的影响。后一种体系的创始人萨特,1943年发表了他探索十年的重要哲学着作《存在与虚无》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哲学理论,随之,存在主义一词便在法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流传开来。萨特首先把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应用到文学创作中去,他宣扬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不承认上帝的存在,反对顺从主义,主张确立新的人道主义。
他主张描绘世界和人生现实的荒诞性,否定理性至上的乐观精神,剖析人的忧虑和绝望感情,但又要求人们必须有为了光明,合理的生活而斗争的勇气。萨特认为:“艺术创作的主要动机之一,当然是某种感觉上的需要,那就是感觉到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我们是本质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通过凝炼各种关系,引进本不存在的秩序,以统一的思想,控制五花八门的事物”而创作出来的。他的长篇小说《恶心》(又译为《作呕》、《厌恶》),用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宣扬他的哲学思想。
他把存在主义杂揉在哲学和文学中,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个不同质的东西杂揉在一起,便产生了极其荒诞、离奇,自相矛盾的境地。这种方法,对于揭露资本主义社会腐朽的现实有一些可取之处,但从根本上说,它是消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