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康德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792页(1228字)

【生卒】:1724—1804

【介绍】:

德国思想家、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

生于哥尼斯堡(现属苏联,改名加里宁格勒),父为鞍匠。毕业于哥尼斯堡大学,曾任家庭教师。1755年开始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初为讲师,后升任教授,直到1797年退休。

讲授过哲学、逻辑学、数学、物理学、人类学、地理学等课程。着作很多,主要的有《自然通史和天体论》、《纯粹理性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等。后人编有《康德全集》。

康德的思想和科学活动,以1770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在“前批判时期”,他主要从事自然科学和自然哲学研究,提出了天体起源的“星云假说”和潮汐延缓地球自转的假说。

这两个假说沉重地打击了基督教宗教神学长期宣扬的天体从上帝创造出来以后就永恒不变的谬论。恩格斯指出,康德的学说第一次动摇了“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那种观念”,“康德在这个完全适合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观念打开了第一个缺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96页)在“批判时期”,康德致力于“批判地”研究人的认识能力以及这种能力的范围和限度,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等“批判”着作,分别论述了他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等理论,组成了他的哲学思想体系。主张在意识之外存在着“自在之物”(“物自体”),又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本体”,人的认识只能到达“现象”。

提出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环节。在感性环节,“自在之物”刺激感官引起感觉,并以时间和空间这种先验的认识形式加以整理而形成感性认识。在知性环节,用实体、因果、必然等12个知性范畴(知性的先天形式)对用时空整理过的感觉材料进行进一步的综合整理,使认识有了普遍的必然的性质。经过时空和12个范畴整理过的感觉表象就是现象界。

这时的必然性,不是从自然界得到的,而是人向自然界立法。在理性环节,有三个理念:物理现象的统一体即世界,精神现象的统一体即灵魂,物理现象与精神现象的统一体即上帝。

理性去把握这三个统一体时,除感性先验形式和知性范畴外,没有其他认识工具。因此。

用感性先验形式和知识范畴去说明上帝、灵魂,就会出现谬误;而用知识范畴去把握世界,就会产生矛盾(“二律背反”),即会得出两个既同等正确而会互相反对的命题。如:正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有限的;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正题:世界上一切都是单一的、不可分的部分构成的;反题:世界上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杂的,可分的。康德的“二律背反”是用来说明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

他同时又看到矛盾是理性思维的本质,指出认识必然会产生矛盾。他对辩证法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第三次浪潮 下一篇:方法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