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逻辑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50页(1333字)

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逻辑学的同异、相互影响以及发展规律的学科。

比较是一种逻辑方法,即对比两类对象,从而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比较逻辑学研究的领域相当宽广,它包括:横向研究即中国古典逻辑与外国逻辑的比较研究,如关于中、外逻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的比较研究,关于中、外逻辑的逻辑形式、逻辑方法和逻辑规律及其语言表达形式的比较研究等;纵向研究即不同时代的逻辑学的比较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时代的逻辑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前人对后人的影响、后人对前人的继承,以及逻辑发展的阶段性、连贯性等;交叉方向的研究,指对不同类型的逻辑如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以及其他逻辑进行比较研究等。在比较逻辑学的研究过程中,要遵从逻辑和历史统一的原则,使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逻辑学分辨其同异、考察其影响、探求其发展规律。

这种研究是逻辑科学发展的需要,具有极大的方法论意义。通过比较研究,必然为丰富和发展哲学与逻辑科学的内容作出有益的贡献。

我国比较逻辑学的研究在20世纪初已经进行。当时,西方逻辑系统传入,印度因明渐渐复苏,中国古典逻辑重新被发掘和整理。三种逻辑系统并存,人们自然会去进行比较。

1904年,梁启超发表《墨子之论理学》一文,用西方形式逻辑的知识和理论对照比较来研究墨家的逻辑思想。

他还先后撰写《墨经校释》、《墨子学案》,说《墨子》一书中的论式有的相当于西方的三段论,更多地则相当于因明三支式。他的研究可算是开风气之先。当时一些留学归来的人认为西方逻辑是较为完整科学的,就以之为基准来整理中国古代逻辑资料,作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当然也有另辟蹊径的。章炳麟对中国的名学和印度的因明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三种逻辑加以比较综合,写出《原名》一文,提出独到的见解,认为墨辩既不同于三段论,也不同于因明三支式。谭戒甫借鉴因明、立足《墨经》,数十年如一日地深入探讨,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近年来,理论界对逻辑学的比较研究的热情重新兴起。1983年召开的全国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上,一些学者对因明、名辩和亚里士多德逻辑进行对比,获得一些较深刻的认识。如周文英认为,因明论式不是纯演绎或纯归纳,而是两者的结合;张盛斌对三种逻辑推理理论的贯通作了研究,认为三者都包含一种属于表达过程的类比,实际上是归纳与演绎连用的省略式;吴志雄则比较研究了三者对证明问题的不同探讨。

在此前后,还有不少有关比较逻辑学的研究成果。如杨百顺研究了世界三大逻辑的发祥情况,认为它们虽各具特色,却具有“同步”现象,其主要内容上相通,与自然科学、语言学等同时发展起来,成为促进其他学科发展的工具。

还有的学者则比较研究了中国古代不能完成三段论体系的原因,认为中国古代学者没有严格区分同一性与类属性,不重视整体信息加工原则,公孙觉察到了这些缺陷,提出白非马的命题,可没有在此基础上再向前进。目前,比较逻辑学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

。【阅读书目】:

《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比较研究》,杜岫石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