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产领域经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484页(1013字)

研究非生产领域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非生产领域,指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不创造物质财富的一切部门和单位。按照苏联中央统计局的分类,国民经济中的非生产领域主要包括:住宅、公用事业和日用生活服务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教育、文化和艺术;科学和科学服务;金融、信贷和保险;国家行政以及经济管理机构;合作社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管理机构;等等。

非生产领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上述各部门发挥职能而在社会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随着社会进步,非生产领域的作用呈现日益增强的趋势,发达的非生产领域是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一切成员全面发展的最重要先决条件。

非生产领域各部门的发展,可以按照科技革命的要求直接保证国民经济所需要的熟练劳动力的再生产,保证恢复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可以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非生产领域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研究非生产领域经济同生产领域经济的不同特点和相互关系,揭示非生产领域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

非生产领域经济学是一门跨部门的经济学。对于它所包括的各具体部门的经济学(如教育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等)来说,非生产领域经济学是它们的特殊理论基础。

但从对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来看,非生产领域经济学的地位近似于部门经济学,它以政治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非生产领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国民经济非生产领域部门结构。非生产领域的最佳部门结构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物质生产的效率,增加产品数量,改进产品质量,促进生产社会化、专业化。(2)完善非生产领域的经济机制。

这个机制包括计划工作、组织管理、资金来源以及经济核算等方面。(3)提高非生产领域的经济效果,确定非生产领域经济效果的评价标准和分析“服务质量”的范畴。

苏联经济理论界较早提出建立非生产领域经济学。在60年代关于“非生产领域发展问题”讨论的基础上,奥斯特罗维季扬诺夫1968年在《经济科学体系》一书中提出了非生产领域经济学的学科概念。沙洛特科夫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非生产领域》(1978)和《非生产领域经济学》(1980)是该学科当前较有代表性的着作。

【阅读书目】:

《非生产领域经济学》,(苏)沙洛特科夫主编,蒋家俊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