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547页(1243字)

又称“图书馆行政学”。

研究图书馆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图书馆管理是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图书馆工作等各项活动。

而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则是指图书馆工作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遵照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取得最佳的图书流通效果。图书馆系统是一个多层次有机的整体,因此,图书馆管理学需要用系统的方法,揭示图书馆系统内部结构的科学管理问题及其发展规律。图书馆管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1)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是指对整个图书馆事业的管理;微观是指对某一个图书馆的管理。

具体研究图书馆管理的特征、图书馆管理的原则与职能、图书馆管理方法论等问题。(2)图书馆系统结构的优化。

图书馆是由馆员、藏书、读者、设备、经费等各个层次结构组成的开放系统。研究人员结构、藏书结构、读者结构、设备结构、经费结构的基本情况和相关因素,是现代软件科学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和决策程序。具体研究图书馆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职能,图书馆的科学领导体系、干部管理等问题。

(4)图书馆管理的内容、方法。包括人事管理、计划管理、书刊管理、设备管理、流通管理、读者管理、立法管理、经济管理、反馈管理,具体研究图书馆的劳动组织、队伍建设、藏书结构、图书流通率等问题。(5)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包括图书馆的自动化、缩微化、网络化等方面。

图书馆管理学是在现代管理理论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1)始于汉代的藏书楼,其特点是以“藏”字为主的管理;汉成帝年间,刘向、刘歆父子编辑的《别录》、《七略》,是我国图书馆管理的肇始。

(2)1926年前后,洪有丰、杜定等人推出的《图书馆管理》着述可称为我国图书馆管理学的雏型。(3)从50年代起,特别是80年代以后,我国图书馆学获得较快的发展。1981年3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四川召开了首次“图书馆科学管理科学讨论会”。在美国,1887年出现了研究图书馆管理的文献;斯图尔特、伊斯特利克于1977年合作出版的《图书馆管理》一书,是一本比较系统的理论专着;1973年,西蒙斯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院首创性地设立图书馆管理的文学博士课程,科目有:“图书馆管理领域研究”、“图书馆系统分析”、“现代管理理论”、“管理原则”、“人事管理”、“城市和少数民族问题”、“情报网”、“图书馆和法律”、“行政管理”、“情报设施的设计”、“资料收集的设计”、“媒体设计与研究”、“图书馆服务”、“医学图书馆管理”、“公共图书馆管理”、”专门图书馆管理”、“图书馆与读者”等。

。【阅读书目】:

《图书馆管理学纲要》,于鸣镝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