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预测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642页(1150字)

研究科学预测活动的规律、条件、形式、方法和应用的学科。

既是科学学的一个分支,又是预测科学的一个部门。

科学是由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三部分组成的连续体。科学预测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利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手段,对科学未来的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的重点及其成果应用等问题,预先作出判断和分析。科学预测活动是由预测者、预测工具、预测对象和预测结果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科学预测是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和科学政策的前提。科学预测学的内容主要是:(1)科学整体预测。重点预测科学整体的发展趋势,并回答这样一些问题:科学在探索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目前处于何种发展阶段?未来的带头学科是什么?科学中心会发生什么变化?现在科学发展的主流是什么?科学发展对人类将产生哪些影响等。(2)科学研究预测。

包括对科研重点的预测、科研体制和结构的预测、科研条件的预测及科学发现与突破的预测等。科研重点的预测,根据研究规模和不同的需要,可分为国家科研重点研究方向预测、单位科研重点选题的预测、个人科研项目的预测三种类型。(3)科学应用预测。包括科学物化为技术的预测和成果应用以后对人类和社会影响的预测。

前者是指一项原理或规律发现以后,能转化为何种技术,何时能投入使用?后者主要是评价和分析科学成果应用以后,给人类和社会可能带来的利弊得失,权衡各方面的后果。

科学预测作为人们能动地认识自然和社会最积极的一种手段,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阶段。古代的科学预测是一种天才朴素的猜测,它带有浓厚的哲学色彩。近代科学随着实验技术和科学方法的产生,科学预测也由经验性的猜测发展到依据科学规律进行单学科的预测阶段。如化学家门捷列夫根据元素周期律,对三种新元素“镓”“钪”、“锗”的预测。现代科学预测既包括单学科、单项目的科学预测,又包括多学科、多项目的科学预测。它的主要特点是:预测面广,综合性强。40年代以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相继产生并发展起来,为科学预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科学预测提供了高速有效的工具。

于是,科学预测发展成为一种专门化的研究活动,它的预测视野已远远超出传统科学预测的范围,甚至把整个科研活动当作一个整体、一种社会活动来进行预测。60年代以来,突变理论、模糊数学、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灰色控制系统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为现代科学预测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70年代以后,科学的地位更加重要,它既使社会得到巨大的效益,又给社会带来一些令人担心的不良后果。于是,科学预测更为人们所重视,内容明显扩大,方法也日趋完善和成熟,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很有前途的科学预测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