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665页(1836字)

又称“幼儿教育学”。

研究学前年龄阶段儿童教育规律的学科。

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它要探讨的问题主要是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特殊规律,以及对他们实施早期启蒙教育,获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内容包括:(1)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包括学前教育的本质,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的方法和原则等。

当前世界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有:使所有儿童均能适应的原则,即根据儿童的不同经历、不同的素质、不同的思维习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促进思维的原则,即一方面要适应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另方面要帮助儿童掌握成人的思维方法;发挥自身教育的原则,即学前教育只能在儿童毫无对抗情绪下进行;重视能力培养的原则,即让儿童靠自己的努力掌握丰富的感性知识;面向未来的原则,即培养儿童的创造性;追求人格平衡发展的原则等。

(2)学前教育的方针、任务和内容,包括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德、智、体、美教育的具体要求等。(3)学前教育机构的组织管理,包括对学前教育教师的知识要求、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等。

(4)学前教育的综合研究,教育学方面研究教育模式;心理学方面研究儿童的气质差异,即在一般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个别性;语言学方面研究儿童言语活动的过程、产生机制;生理学方面研究婴幼儿身体发育、大脑发展的规律以及优生、营养方面的数据;社会学方面研究家庭社会和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心理障碍、犯罪的早期根源,儿童的心理伤痕、情绪上的恐惧焦虑、罪恶感形成因素等。(5)对学龄前儿童各种理论观念的评述。

从历史上看,对儿童的本质有6种看法:把儿童看作“小大人”,要求儿童在工作和娱乐各方面与成人一样;把儿童看作空的“容器”或一张“白纸”,只需往里面填充知识;把儿童视作成人的所有物,成为能提供价值的商品;认为儿童天性善良、单纯、清白无瑕;认为儿童“性本恶”,生来就罪恶深重,具有自私、残忍等天性;认为儿童是发展着的个体,他们度过童年,经过社交的、情感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阶段,最终成长为成人。

学前教育学是随学前教育机构的逐步完善而成长起来的。一般认为,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的专门着作是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母育学校》。他提出了学前家庭教育体系,全面论述了儿童出生后头6年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被称为“学前教育学之父”的是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1782-1852)。他于1837年在布兰肯堡创设了一所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他在《人的教育》(1826)、《慈母游戏和儿歌》(1843)、《幼儿园教育学》(1862)等着作中系统阐述了人的教育原理以及儿童各时期的成长、发育情况和特性,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教育应适合儿童的发展,教育应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基础。他还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设计了一套游戏和儿童活动玩具。

苏联着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和卡连柯曾为建立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学前教育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乌索娃、弗廖琳娜继承、发展了科学的教育学原理,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学前教育学。

我国近代对儿童学前教育作出重要贡献的有宋庆龄、陈鹤琴、陶行知、张雪山等人。宋庆龄为中国及世界少年儿童的培养、抚育工作付出了许多心血。

陈鹤琴对幼儿园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设备进行了实验研究,撰写了《幼稚教育》、《家庭教育》等着作。陶行知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幼稚园之新大陆》等着作。

张雪山出版了《幼稚园教育概论》、《新幼稚教育》、《幼稚园的课程》等着作。建国后,学前教育发展很快。

出版了大量的学前教育着述,创办了《学前教育》等学术刊物。当前世界学前教育研究呈现如下趋势:(1)重视进行早期教育实验研究,注意纠正偏重智能发展的倾向,强调从“智能中心”向培养幼儿个性全而发展的方向转化。

(2)学前教育已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生态学、人类学以至法学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对象。

(3)注意对天才儿童的研究,1975年以来已举行了5届聪明与天才青少年问题的国际会议。(4)加强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横向研究。

。【阅读书目】:

《学前教育学》,(苏)В·И·亚德什科、Ф·А·索欣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