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704页(1858字)

研究智力的起源、发展规律以及智力开发与运用方法的学科。

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等相交叉而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

智力通常指人认识周围客观事物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

目前学术界对什么是智力尚有不同见解。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何乌德·伽德纳对智力的范围概括为: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逻辑或数学能力;容易被一般人所忽视的音乐能力;分析视觉世界的能力,如看图;身体运动能力,如舞蹈;人的气质,如控制自己感情和猜测别人感情的能力。着名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把人的智力分为3种类型,即:(1)“抽象智慧”。

它是学习、了解应用观念符号(如词汇、数理公式、法律条例、科学原理等)的能力;(2)“机械智慧”。它是学习、了解和应用工具与机械(如使用器械、操纵机器、驾驶车船等)的能力;(3)“社会智慧”。

它是了解和管理别人或调节人与人的关系的能力。

桑戴克认为,商业、管理和政治工作人员应有较高的社会智慧,工程技术人员应有较高的机械智慧;科学家、教师、文人应有较高的抽象智慧。

所谓伟大人才者,则在这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应当指出,智力不是某一种能力的表现,而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智力主要是人在后天的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又是先天素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个人努力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智力学主要研究:(1)智力的本质、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一般理论,及其智力问题的不同思想和学说。西方学者对智力本质的学说主要有:①特殊因素说。认为智力由许多特殊能力或因素组成,据此,设计了CAVD测验,即包括填句(C)、算术推理(A)、词汇(V)和领会指示(D)。

②二因素说。

认为智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为普遍因素(G),它贯穿于所有智力活动之中;一为特殊因素(S),它体现在某一特殊能力之中。二者相互联系,G则是智力的基础和关键。

③群因素说。认为智力由一群彼此不同的原始能力所组成:有的提出5种因素:有的提出7种因素(数学因素,词的流畅,词的理解,推理因素,记忆因素,空间知觉面,知觉速度)。④二维结构说。认为智力由两个不同方面(二维)的因素组成。第一维包括计数能力、言语能力、形状和空间能力;第二维包括两种基本能力(规则推理能力)和学校各科学业测验成绩。⑤三维结构说。

认为智力由三个不同方面(三维)的因素组成。三个方面是:a.智力活动的过程(操作),包括五项因素;b.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四项因素;c.智力活动的产物,包括六项因素。这三维组合起来(5×4×6),可以有120种智力因素。

⑥认为智力由各种不同的层次构成:最高层为智力的一般因素;第二层为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的能力倾向;第三层为几个小因素群;第四层为各种特殊能力。

(2)智力与教育的关系,包括智力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知识中所包含的智力价值,各门学科在智育中的地位,教学过程中抑制学生智力情绪的因素等。根据调查发现,抑制学生智力情绪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教材,二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三是教师。

(3)智力的培养、使用,包括提高智力的途径,如何科学用脑等问题。(4)智力的开发,包括人的大脑的潜力,智力开发的社会自然因素,各种智力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5)智力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的概念和方法,智力测量表的设计和对智力测验的评价。

智力测验是心理学用以测量人的智力水平的一种方法。

在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创始的心理测验的基础上,于1905年由法国比奈和西蒙用语言、文字或图画、物品等形式,编制出一套“量表”。测验时要求受试者用文字或动作解答,然后依据公式,求出受试者的智龄和智商。

对于智力问题,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都有一些论述。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用测验法来研究人的智力,以比较精确的数量方法研究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并分别在1905年和1908年编制和改编了两个智力标准量表,着有《儿童智力的发展》一书。当代瑞士着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也着有《儿童智力的起源》和《智力心理学》。随着智力的开发在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日益提高,智力研究已成为国际上一个热门课题。

1983年,我国学者程晗发表了《建立一门新科学——智力学》的文章。

【阅读书目】:

《智力研究文摘》,黄锦汉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智力讲话》,李志范编着,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上一篇:德育学 下一篇: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