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710页(3013字)

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教育史的组成部分。

中国教育史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中小学教育史、高等学校教育史、职业技术教育史;根据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又可分为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当代教育史。

研究的范围包括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教育事业、教育制度及主要的教育思想、教育学家、教育论着。研究的重点是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两方面。

教育在社会的生产劳动中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当时,人类的精神活动尚处于很不发展的状态,没有文字和书籍,也不存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其教育只是向年轻一代传授在获取生存资料的过程中积累的简单的生产技能和生活准则。奴隶社会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学校的产生;教育开始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事业。

根据《礼记》等书的记载,我国在夏朝已有“庠”、“序”、“校”的教育机构。到了商朝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学校的设立。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让奴隶主子弟学习“文治”、“武备”等治人之术。

春秋时期创办的“私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私学”的重要特点是:教师和学生并非都来自贵族阶级,学生可以选择教师,教师也可以选择学生,学习年限不固定,各种学术思想可以自由发表,自由争论;“私学”不分国界,学成之后,分散到各国去做官或当教师。严格说来,我国古代官学制度的建立始于汉武帝时期,至汉中叶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才制定中央与地方的学制系统。

汉代的官学分五级:在中央有太学一级(属大学的性质,教投儒家六经);在地方按行政系统分学、校、庠、序四级;由郡国县邑举办的称学和校(属中学性质,专学一经);由乡和聚开办的称庠和序(属小学性质)。公元178年,汉灵帝批准宦官建立鸿都门学(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到了南朝(公元420-589年),又设学校为馆,有儒学馆、史学馆、文学馆、玄学馆,使我国专科学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唐代中央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始于北魏,初设于京师四门,故名,后与太学同在一块,为中央低级官员子女入学之所)、广文馆、律学、书学、算学,史称“七学”。前四者属大学性质,后三者为专科性质。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镇学,毕业学生升入中央四门学。

科举制度始于隋,兴于唐,沿袭至清,是我国早期比较完善的一种考试制度。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种重要的新型教育组织。它自唐末五代产生后,到宋代而大盛。

着名的有白鹿洞、石鼓、应天、岳麓四个书院。书院在教学上独树一帜,强调自由研究学问,教师重指导,学生重自学,强调独立思考;重视学术活动,提倡学者之间交流讲学,观点不同,或相对立的也邀请讲学。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我国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从而也产生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文化教育。一方面,教育仍以尊孔读经为主,另方面也开始吸收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和内容,废科举(清朝在1889年取消“八股取士制”)兴新学。

1844年,英国传教士爱尔法赛在宁波创办的女塾,是外国人在华设立最早的教会女子学校。1866年,清政府创设的京师同文馆为我国第一所近代学校。

1866年,左宗棠于尾设水师学堂,为海军教育之始。1868年,李善兰任京师同文馆算学总教习,为任自然科学教授的第一个中国人。

1885年,李鸿章奏设天津武备学堂,为我国近代一般军事教育之始。1895年,盛宣怀奏办天津西学学堂,为我国最早公立中学,其中的头等学堂,为我国自办的最早的新式大学。1896年,江西蔡金台等创设“蚕桑学堂”,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实业教育学校。在学制方面,1913年实行的“壬子癸丑学制”,改学堂为学校,废除尊孔读经,取消了“进士”出身奖励;确定了妇女的受教育权利和男女同校制度;学习年限确定为18年。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真正近代资产阶级的学制。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教育事业,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都根据战争和生产的需要,创办了各种各样的学校。成人群众教育有各种各样的识字班、组、夜校、冬校、晨班、午班等。既方便群众上学、又不耽误备战和生产。

普通教育有初等教育,包括普通小学、儿童识字班组等。中等教育有普通中学、师范学校、技术学校等。

高等教育有中央党校、军事学院、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中央研究院等。1949-1952年,我国在巩固和发展老解放区教育的同时,接收并改造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学校,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事业。1953年开始,教育被列为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大发展的新时期。

经过近40年的努力,已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在我国教育实践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大批教育家和教育理论家。从古代的孔丘、墨翟、孟轲、荀况、王充、韩愈朱熹,到近代的蔡元培、杨贤江、徐特立、陶行知等都提出一些有真知灼见的教育思想、学说。

如孔丘,从教四五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留下了《论语》这本富有教育思想的论着。又如陶行知,创办过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实践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是我国最早力倡普及教育的先驱者之一。

中国教育的发展,还有地区和民族的差别,应该进行比较研究,如春秋战国时的齐、鲁、燕、晋、秦、楚、吴、越是各有各特点的,魏晋北朝时期又有南北的不同。

同时,也要开展对各类教育史的研究,如科技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妇女教育、华侨教育等等。

对中国教育史的系统研究始于本世纪初。清朝末年,在废科举兴学校的形势下,瑞安黄绍箕于1908年前后即着手编纂我国第一本教育史——《中国教育史》,经柳诒徵辑补出版。20-30年代是我国教育史研究第一个高峰,先后出版有关教育史的着述达60部以上。如陈青之的《中国教育史》(北京师大心理室1926,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黄炎培的《中国教育史要》(商务印书馆1930)。

在中国最先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研究教育史的,是杨贤江的《教育史A、B、C》,该书1929年5月初版,到1931年就印行第4版。建国后,中国教育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出版一批质量较高的教科书和专着,如毛礼锐等《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陈景磬的《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陈元晖的《中国现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印行了一些珍贵的资料,如孟宪承等编《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舒新城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对孔丘、朱熹、蔡元培、陶行之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进行专题研究,出版了研究文集。有关单位成立了中国教育史的专门研究机构。

中国书院研究所于1984年成立。

。【阅读书目】:

《高等教育简史》,蔡克勇编,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上一篇:教育史 下一篇: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