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枝舞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650页(308字)

唐代歌舞,属“健舞”类。

出自石国(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塔什干一带)。《乐府集》中《柘枝词》引《乐苑》:“羽调有《柘枝曲》,商调有《屈柘枝》。此舞因曲为名。

用二女童,帽施金铃,抃转有声。其来也于二莲花中藏,花坼而后见,对舞相占,实舞中雅妙者也。”《柘枝》舞时,以鼓为节,与今维吾尔族舞、乌兹别克族舞相似。

唐章孝标《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唐人诗句中描绘此舞者甚多。

宋代发展为“队舞”,舞者仍戴胡帽,但穿五色绣罗宽袍,腰系银带,已有中原风格。据沈括《梦溪笔谈》卷五载:宋代宰相寇准“好《柘枝舞》,会客必舞《柘枝》,每舞必尽日,时谓之‘柘枝颠’”。

上一篇:春申君 下一篇: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