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965页(316字)

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河西走廊的西端,为明代长城的终点。

明洪武五年(1372),把长城向西延伸到祁连山支脉嘉峪山下,并在此建关城,因此叫嘉峪关。传说,当时修建关城时,由于计算精确,待完工时仅剩下一块砖。

后来,人们把这块砖放在瓮城“会极”门楼后檐台上,可望而不可取,以示对建筑者的纪念。

关城由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和城壕组成。

平面呈梯形,西边城墙长166米,东边城墙长154米,南北两侧各长160米,墙高达10米。除城楼、敌台和垛口等处用砖包砌外,其余均用土夯筑。城门上建有三层高大门楼,关城四角建有城堡式角楼和角台。在瓮城西面有一道梯形的关门上刻着“嘉峪关”三个大字。

这就是正门。

上一篇:榷盐法 下一篇:歌代啸
分享到: